人物

更多

通信展看行业冷暖:运营商整合欠火候 动荡刺激媒体发展

关键词: 运营商 通信 行业

发表于2016-12-27 05:30:02 0 0

CNET科技资讯网10月24日北京报道(孙封蕾):又到了十月,又到了通信展,没有了奥运的噱头,没有了电信重组的揣测,没有了3G的猜想。


展览地点已经迁至顺义的通信展,似乎并没有因为距离过滤掉太多专业观众,但参观者的绝对数量确实在下降。或许因为地点远的原因,使得大家对通信展的期望值有所降低,不过这也使大家更容易满足通信展现有的人气。


满足的背后是大家的失落,诺基亚、摩托罗拉、思科和北电的缺席,似乎都在质疑中国通信展这一本年度亚洲最大通信展的权威性,诺基亚和思科的缺席已经不是第一年,但摩托罗拉和北电的缺席倒有些意外,但无法回避的是,通信展的影响力已经受到了挑战,这挑战来自电信业内部,也来自不容乐观的宏观经济形势。


通信业真的冷吗?


有人说,通信展的号召力不在,也由于行业的辉煌不在,金融风暴的来袭,而来自高管们的声音却有所不同,他们似乎并没有感受到寒冷,或者说不愿意说出寒冷。


微软公司电信及媒体事业部大中华区总经理金伯乐(Jim Butler)对中国电信业充满信心,这信心源自中国电信重组的机遇和中国经济的坚挺。
 
中国电信业刚刚宣布了重组政策,各大运营商都在积极的进行投入。电信重组政策宣布之前,有很多对电信重组的揣测,在这种不确定的情况下,运营商们都不愿意进行投资,而在最近的三个月里,电信重组尘埃落定,三家运营商都成为了全业务运营商,他们都开始大手笔的进行战略投资,以期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优势。
 
尽管金融海啸波及了很多国家,但就目前来看,中国的经济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即便是在经济面临挑战的情况下,更多的用户希望能够采用更低成本的解决方案,这也正是新技术的用武之地。


而爱立信(中国)通信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冯映夺则把爱立信置身于“寒冷”之外,“冷”只是被市场所抛弃的“凉意”。冯映夺认为,电信业的整合、过冬只是优胜劣汰的结果,爱立信是在这场竞争中的胜利者,虽然爱立信的增长速度并不是很快,但却持续的保持着上升的势头。


刚刚发布的爱立信第三季度财报显示,爱立信第三季度的运营利润为57亿瑞典克朗(合7.638亿美元),超过了上年同期的56亿瑞典克朗(合7.504亿美元),网络设备业务部门的利润率为11.5%,超过了此前预期的9.5%,市场份额、业务量都有了可喜的增长。


这些都是优胜劣汰的结果,不景气的市场,也是一场大浪淘沙,冬天的寒意更让被淘汰者感到悲凉。


从展台看运营商的心思


无论如何,运营商展台确实不如以往热闹,数量上少了一半毕竟是事实。


作为电信重组后的第一届通信展,运营商的展台在今年备受关注,三足鼎立之势已经确立,1+1是否能等于2是大家所期望的,然而,三家运营商对1+1的理解貌似有很大差异。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不管整合的进度如何,但在他们的展示区已经看到了融合的趋势所在,而中国移动难免有些让人扫兴,因为他连原本自己的“1”都没有完全展示。


中国电信已经完全确认了自己“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的角色,移动业务品牌———“天翼”的亮相让观众明确看到了中国电信未来移动业务的方向,而中国电信的定制终端已经有集合了CDMA和wifi的双模手机,为中国电信提供全业务融合应用设下伏笔。


中国联通的展台尽管不像中国电信那样有明确的应用展示,但把中国网通原有的一些应用吸收了进来,倒也算是圈出了自己的运营范围。对比之下,中国移动似乎并没有“正视”自己马上就要拥有固网的现实,也似乎没有太想拿自己已经强大的GSM网络来显示自己的“一家独大”,而是把自己的展台赋予了更多“义工”的色彩。


中国移动展台呈花瓣型布局,据中国移动官方解释,花瓣的寓意代表TD-SCDMA产业在国家鼓励政策的春风下,如鲜花绽放。此次中国移动以“合作与未来”为主题,以TD-SCDMA产业链的整体形象为展览主体,联合了42家TD-SCDMA产业企业共同参展,体现中国移动高度重视TD-SCDMA发展,全心全意、全力以赴建设运营好TD-SCDMA,千方百计推动TD-SCDMA产业成熟的决心。


在中国移动的这一理念下,中国移动的展台也就变得“隐形”了起来,首先应到眼脸的是“TD-SCDMA联盟”的标识,步入展台之后,看到的是TD-SCDMA产业链所涵盖的各环节,从设备、终端到应用都有展示,但从展台过后,却并没觉得自己走过的中国移动展台。


电信重组之后,3G的发展是大家关心的,而重组之后的现阶段能看到什么样的全业务的应用才是更现实的,中国移动已经在3G上先走了一步,但在融合之路上,似乎意识稍有不及。


媒体展台:通信展的又一生力军


虽然通信厂商少了,但媒体的热情并没有降低多了,新国展门外的位置就被通信媒体的新军“飞象网”占据,通信展是任何一个和通信产业报道有关的媒体都不会错过的机会,特别对飞象网这种后来者而言,更显出了重视。


而在东西两大展区的入口处分别是搜狐IT和网易科技的宣传广告,以往的通信展的入口都是《人民邮电报》和《通信世界》两大传统通信媒体镇守,颇有“门当户对”的意思,而这次已经完全被打破。


搜狐还下“血本”赞助了通信展,因此在每个人的出入证背面都被搜狐IT所覆盖,搜狐并没有像其他的媒体和参展商一样又展台,而是直接把采访车开到了展厅入口的地方,虽然车感觉不如展台敞亮,但地形相当不错。


相比较这几家媒体的大张旗鼓,新浪科技似乎更低调一些,没有那么多的“易拉宝”的展示,却占据了很好的位置,躲在中国移动的下面,嘉宾访谈的演播室背板上也打有中国移动的logo,由此显现出新浪是在中国移动的“大树底下”好“乘凉”。


通信媒体中的两家劲旅《通信产业报》和通信产业网、《通信世界》和通信世界网都发挥了网报兼有的优势,访谈室、纸媒体发放一个都不少,除了保持原有的通信展期间周刊变日报的惯例,也开始把采访搬到了展台,越来越看重互联网媒介的力量,似乎也与通信业将宽带进行到底的愿景不谋而合。


当然,CNET的记者和摄像师也在满场飞奔,捕捉场内热点。


每年的通信展都是媒体的兵家必争之地,以至于有人认为公关公司、媒体就占了参展人数的很大比例,参观者和被参观者的身份格外模糊,于是媒体的全力以赴也成为了通信展一道新的风景线。

0条评论发表评论

热门文章

京ICP备11027698号 CopyRight 2010-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旗下网站:www.sendto.cn(公司网站)www.jiuye.net(就业数字图书馆)

合作单位: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