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日在硅谷一场科技业座谈会上,风险投资者及与会人士说,要求生存,企业必须试着顺应逆境,有时候得随遇而安,满足于小幅度的成长或屈就于利基市场。随着大公司适应市场变化的脚步变得更灵活,新创立的企业的日子也就变得愈来愈难过。
曾任苹果计算机执行官、现任投资公司Sculley Brothers合伙人的John Sculley说:“你必须拥有真正原创的点子,并且要能屈能伸。大企业可凭仗着品牌和通路称霸市场,我认为大企业现在更高度重视适应变局。”
曾经创立七家公司的现任思科信息长官的Judy Estrin说,她对未来两、三年的展望并不“真的看好”。
她说,未来数年内,企业改善现况的途径有二,不是通过为大企业工作让自己的点子付诸实行,就是把自创的小公司转售给大企业,而不是努力寻求获利更丰厚的股票公开上市行动。“人人都必须降低他们期待的价值,”她说。
这场座谈会由Garage科技创业投资公司和丘吉尔俱乐部共同赞助。四年前,参加硅谷4.0这类科技业前瞻会议的演讲者,常常会引述老子或英国探险家Ernest Shackleton等名人的金玉良言,但历经这些年的磨难后,每个人谈的几乎都是达尔文的天择说。
除了熬过2001和2002的不利环境外,美国科技公司还必须体认到,他们以往在信息科技市场享有的许多优势已不复存在。TCG Advisors创办人暨Mohr Davidow Ventures合伙人Geoffrey Moore说:“其它国家正培育出比我们更多的优秀工程师。工作移往海外,也可能导致未来的反弹。”
但机会还是有的。Estrin预期,家用技术可能演变成一大成长型市场。许多在会议中展示产品的公司,包括家用服务器制造商Mirra在内,都希望推出简化消费者存取工作和娱乐档案的产品与服务。
可把各种产品及装置连结成庞大网络的嵌入式计算机和传感器网络,发展潜力也不可限量。“射频辨识(RFID)是试验嵌入式计算机应用的一种方式,”Estrin说。
Moore说,他的公司正专注于几项领域,例如生物工程。他说:“生物学和计算机之间的交叉点,和20年前晶体管和微处理器的交叉点一样令人兴奋,而且成果斐然。”该公司也对网络基础设施,以及国防和安全性有兴趣。
在科技业早期,有些公司强调理想主义高于生存。但Sculley和也曾在苹果任职、现任Garage合伙人的Guy Kawasaki都表示,1980年代,苹果计算机的主管思考的第一要务并不是赚钱。“我们强调的不是获利,而是如何改变世界,”Kawasaki说。
Sculley说,当时,苹果做了一些如今产生后遗症的决定,选择不用英特尔芯片即为一例。“那或许是苹果历年来犯的最大策略错误,”Sculley说。他并称赞戴尔公司创办人戴尔及微软创办人盖兹。
“戴尔有远见,知道创新不只是技术很酷而已,也需要在物流管理方面创新。盖兹现在更具有竞争力,也比以前更懂得什么是持久的经营模式,”Sculley说。
对照下,最近刚从英特尔创投公司退休的Les Vadasz说,他的公司就从来不怎么为利他主义烦心。“我不认为我或我的同事花费许多时间在镜子前,说:‘嘿,我要改变世界。’若你怀着那种远大抱负去上班,或许你入错行。”(唐慧文/熙平)
查看本文来源
发表于2025-07-03 14:23:44
发表于2019-06-04 11:21:00
发表于2019-06-04 10:05:00
发表于2019-06-04 09:03:00
发表于2019-06-04 08:29:00
发表于2019-06-04 06:47:00
发表于2019-06-03 22:00:00
发表于2019-06-01 13:59:00
京ICP备11027698号 CopyRight 2010-201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