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更多

《色戒》:模糊的背景,挣扎着的人性!

关键词: 色戒

发表于2017-01-03 03:03:38 0 0

  李安是对我走进电影院有吸引力的不多的华人导演了,看完色戒,却不明所云,故事构筑在一个摇摇欲坠的基础上,像一个小资意淫用来满足自虐、麻痹神经的成人童话。这个有着悲壮牺牲真实原型的故事,当初被张爱玲阴柔一下,现在又被李安阴柔一下,呈现于世人的,竟然是这样一副被冠以“人性”讨论标签的,实则没有立场的模糊模样。


  当然,高傲小资如张爱玲,探讨艺术的李安之类,是不屑于YY笨女人的,那样探讨不出来他们深刻的“人性”。


  所以,王佳芝首先要聪明,一个涉世不深的女学生,靠什么来弥补她缺乏的阅历,掩盖惊心动魄的杀机?何况面对的是一个怀疑任何人的,阅历深厚奸诈狡猾的汉奸?如果他真的骗过了易先生,那种步步为营的临场应变,从表情到心理的绝妙伪装,靠的就是绝顶的聪明和非同寻常的心计。三年前她和易在饭桌上已经有了一场夹杂着引诱的交锋,窃以为如果继续下去,她仍然不能在漏洞百出的幼稚计划下,仅凭那点小聪明骗过老奸巨滑的易先生。之所以李安有这样的安排——易一家突然搬走,计划无法实施下去。在下认为就是为了让事件看起来能更加真实可行,三年之后,她还是麦太太,时间终于抵消了本身是处处提防的易先生的部分顾虑,轻易相信了这个只把自己当成麦太太的风情女人。


  是的,有人说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王佳芝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她只把自己当成麦太太,这也正是电影的解释,正是因为她只专注于演戏一样地投入,骗过了易先生也沦陷了自己。但是聪明如此的一个女子,她并不是一个情感容易被俘虏的人,连“易要向蛇一样钻进她心里”她都知道。除非她自己愿意。电影的解释似乎是——因为她太寂寞,太需要温暖!也许即使知道那是假的,一时的,她也愿意相信它来抓住那一瞬间的感动,但是抓住了就能变成真的吗?也许是寂寞失望抵过了聪慧,她真的以为易爱她?。电影用尽一切手段表现王的寂寞需要慰藉:无情的父母、亲人,还没有开始就让她失望透顶的初恋,可笑可悲的贞操的牺牲,一个人在电影院抽泣…无情的现实+丰富的情感+出众的智商。这些都符合成为“小资”的先决条件。


  但是这些莫名其妙的感情繁杂对我不重要,我只是想说:这种YY不适用于这个故事!易王之间的感情是可以产生,电影用了一切手段背景来弥补他们感情产生的基础,在下甚至以为李安也觉察到了故事成立的根基不稳,所以用了大量性爱场面支撑,细腻一点再细腻一点,似乎那样他们的感情就可以顺理成章了,因为没有多余空间来铺垫表达出他们亦真亦假的飘渺爱情了,也没有其他手段比这个更能快速,更表达得隐讳,并且意义深刻到没有人说得清楚,还带出了李安想探讨的矛盾+深刻的人性!
  
    只是那种情况下还能迸发出不顾一切的感情并让它牵着大脑走的王佳芝,不是聪明理性能洞悉周围环境并且洞悉别人心理从而骗过易先生的王佳芝。那是张爱玲之流的人,但是张爱玲之流永远不可能去做这种事,她怎么压抑住她那蓬勃外溢的感情啊?那王的举动是什么?报复那些同学?那更是人格偏执,如果爱上易先生是必然,那我宁可吞下那颗药丸。对于她害死的同学,她也用模糊的眼神超然看着,没有一点歉意,确实看透了!如果说张爱玲从来都是避开政治,只想讨论她脑子里唯一的男人和女人,讨论爱情的冷漠残酷,隐射她和汉奸胡兰成的爱情甚至开脱,那李安想说明什么?——撇开汉奸最本质的德行,只让他穿梭于情欲之间,只讨论他身上那点挣扎着的人性?!这就是所谓的不同的,更全面的角度吗?
  


    记得天涯一个网友说得好:整个片子就是易太太麻将打来打去,王佳芝说来说去,易先生走来走去,然后两人搞来搞去。我不仅笑,看似简单几句话啊,李安不愧是有深度的导演,这正是张爱玲这种小资的精髓啊:世间一切都是蝼蚁,小资只关注她们内心世界那点悲悲切切,什么国仇家恨,是非对错与她无关。然后再以局外人的姿态,自以为超然地冷眼旁观,诠释着其他人的举动。
  
    正是如此,即使是一时冲动的幼稚行为,我也不满意李安为了刻画王佳芝一个人,而对进步学生的“冲动”缺乏应有的理解和尊重这种行为。且不说几个学生一时的冲动能否走这么远的可行性吧。这个漏洞就太多了。为了成全这个故事,成全王佳芝,李安可是费尽心机,可是我始终不相信没有异常坚定信念的进步学生,会把“杀人”当成假期的一次“社会活动实践”,还要赶在开学之前成功?!!就那么轻易幼稚地行动了,其中除了邝裕民,两个女生更多为了朦胧的爱情,男生还公款嫖妓!热血,不过是他们青春萌动的一个佐料罢了。更显讽刺是,他们行动之前,背诵的是汪精卫的不负少年头的诗句!他们作为背景——是模糊的,清晰的,只有王佳芝,而她又是一个盗用了郑萍茹的壳,灌入了张爱玲的魂,然后在李安的“人性研究室”培育出来的怪胎,还说长得跟人差不多。
  
    李安,毕竟是一个台湾人,台湾这块土地啊,私以为曾经失去尊严太久了,他们或许有能力拷问、探讨现代人的冷漠与迷茫,讨论很多种“人性”。但是,对那个年代的激情、热血,他们却知之甚少!就讨论你知道的那部分人性吧,何必染指你不懂的那一部分呢?背叛,不论在何种时代,何种种族,何种文化下,都是最卑劣最不能容忍的人性!而整个电影都是自私和背叛堆砌而成。而我作为一个中国人,确实不能理解对汉奸的粉饰,为一个因情欲臣服的女人开脱。更不能容忍对故事原型郑苹如的恶意揣测和亵渎,对一种纯洁坚定的信念的歪曲。
  
    对于讨论,中国人总是喜欢解构复杂,原本是有沉淀的清水,动手搅浑了,再说,看吧,我给你看的才是它的本质,殊不知,那已经不是它原本的模样了。
  
    找个惊世骇俗违背常理的故事,两个有着模糊眼神的优秀演员,做一些不容易读懂的举动,OK,去讨论人性吧,你进入艺术殿堂了,你可以让底下的人为此争论了。(题外话,梁朝伟从戒指店冲下来,看见谁都能立刻联系到死亡的眼神真的很到位啊,不过他最后的“定点扑射”,我不厚道地笑了:不知道梁先生拍这个镜头的时候有没有被车撞扁过脑袋啊?电影中的易先生有没有想过,这个高难度动作万一不成功,在子弹抵达之前,他有可能被车门框撞死?撞晕也不好嘛,爬起来会耽误时间地!)

0条评论发表评论

热门文章

京ICP备11027698号 CopyRight 2010-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旗下网站:www.sendto.cn(公司网站)www.jiuye.net(就业数字图书馆)

合作单位: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