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的小说结尾,易先生处决王佳芝之后,是洋洋得意的。他与王佳芝是虎与伥,是最终极的占有,这才是张爱玲一贯的绝决与残酷。而片中,梁朝伟坐在空荡荡的床沿,满目泪水,他还是爱王佳芝的。李安貌似谨遵原著,其实做了本质上的改编。说到底李安是个男人,而张爱玲对男人从来都不信任,也从不抱任何希望。这一点,李安是没办法站在张爱玲的立场上的。
我对李安的改编没什么意见,虽然我更喜欢张爱玲的小说。王佳芝这个人物,在小说里,是她自己都不懂自己的;但是,李安懂!李安对王佳芝的拿捏实在是太好了。在张爱玲的笔下,王佳芝对易先生也不是爱,而是——“她最后对他的感情强烈到是什么感情都不相干了,只是有感情”(我当时看到这里,简直是后背发凉)。李安就用这一句话撑起了150分钟的电影。
王佳芝的父亲带着她的弟弟去了英国,扔下了她(原著中没有);她愿意加入刺杀汉奸的计划,一半是出于爱国青年的过高荷尔蒙,一半是出于对邝裕民的爱慕;她为了获得性经验,主动献身给她不喜欢的一个同学,事后被异样目光包围,连自己都厌弃自己。这样一个在父权下被牺牲的女性,她其实是在用性享受来发泄和反抗的。片中王佳芝失控的对老吴喊出的那一段话正是她的绝望与无可救——如同挥拳击打空气,无法宣泄的抑郁。所以不要看见《色戒》NC17的级别就心中暗爽。片中的床戏绝不会让你热血沸腾,正相反,非常的凄厉,难受。
在最后一刻,她放走了易先生,毁灭了整个暗杀计划,也送了自己的命。这就是张爱玲老辣的地方。所谓的大使命,大事业,被一个女人微妙的心理变化就足以毁掉。而王佳芝自己也随着她亲手毁灭的使命而毁灭,她无路可逃,即使有路她也不想逃,这才是最悲哀的。
张爱玲一向对所谓的崇高,使命,牺牲之类的话题没兴趣,而且不耐烦。她相信的是“人”身上最不可信的那一部分。而那看不见,摸不着,不可知的一团漆黑,却指引着我们的命运。因此《色戒》的主题决不是什么“爱上一个不该爱的人”(香港满大街的海报都印着这句话)。它危险而沉默,如同没于水面下的冰山。
其实我要说的这些,李安已经说的太好:“她是勇敢的女子,敢于把女性的生理上的享受写入以如此父权、如此男性化的战争为背景的故事里。她是怎么能把这样一个主题放在如此巨大的画布上的?——那是那么小的一滴水,可它激起的涟漪却大得惊人。”
有的人简单把电影色戒当成小说色戒的翻版,进而总是对比二者。而李安说过,他要记录和再现一段历史,如果他现在不做,怕人们要淡忘了。这就是李安爱情和人性故事背后的日本侵华历史。在那段屈辱的历史中,人们对自己的道路和命运不能控制,人性埋没。除非苟活着,麻木着。李安比张爱玲,实在要站在更高的高度上。不要试图给李安对号入座,哪怕是编剧基础的小说,还有小说基础的历史人物。就算没有张的小说,李安也会找到别的小说,或者别的故事来讲述那段痛楚的历史。
王佳芝由一个纯真的大学生走上一条充满危险和没有彼岸的道路,她既没有所谓的革命理想,也没有老吴和匡的国仇家恨思想,她只是简单地为了她喜欢的男生完成这男生想做的一件事。所以难怪易先生说,她的眼中没有恐惧。所以她才会吸引了他,他相信她。她的家庭没有给她温暖,她的男生没有给她爱情,她的同学早商量好了她要扮演的角色。她不得不进入角色,她被拉进来了,不是她的同学,而是日本侵华。她在乱世中,孤独地活着,唯一的爱好是看看电影,在西方电影中寻找一点向往的温情。
影片多次提到易先生对自己汉奸生涯的厌恶和身不由己。比如王佳芝埋怨他没让她进去等,他说,你真的想去那种地方?言辞间充满了对自己工作环境的厌恶。还有对王佳芝说,他接触的人眼中都充满了恐惧,他不相信他们。只有在王佳芝面前,他可以做回真正的自己!更有在日本艺妓馆,他对日本人的负面评论,说他们的音乐听起来像丧家之犬发出的声音等等。这哪是一个汉奸说的话?在这时候,他才是真正的自己。
接着王给易唱天涯歌女。这不是一首情歌,很多人以为易先生是被王佳芝真挚的情歌所感动了。其实是这首歌的歌词和意境道出了易先生的心声。看看歌词吧,田汉作词的。第一段似乎还像情歌,天涯海角觅知音,第二段马上说的就是国破山河在的哀伤,家山北望泪沾襟,第三段更联想到人生短暂,青春如此的悲凉,人生谁不惜青春?易先生可能想到自己终日在恐惧和反范戒备中度日,也许他有过青春的梦想,肯定不会是做汉奸,然而国破山河碎,自己却成为自己也不想做的汉奸。所以易先生哭了,他的人性得以重现。
所有的裸露和床戏,无非是想说明两个人脱去伪装和面具,赤裸相见,坦诚相见,做一回他们真实的自己,做到极致,希望不再回来。而性,是最原始最直接的方式,在性中,他们做回了真我。
他们内心和身体坦诚接触的越多,两人的心走得越近。王佳芝在挣扎于自己身份的同时,已经意识到易先生钻进了自己心里,因为那个人,信任她,和她在一起时,那个人回归了真我,已经不是汉奸。所以她心里的防线彻底崩溃,不是因为那个大钻石,而是因为易先生的爱情。当王看到大钻石,她的眼里并没有任何惊喜,她甚至还按计划约易先生到珠宝店,准备在哪里完成吴交给她的任务。但是,当易先生满眼满脸的温柔,看着她试戴,说,他对钻石没有兴趣,只是想看她戴着它的样子。易先生知道,麻将桌上,太太们谈论的、攀比的钻石对女人的重要性,他愿意以他的方式给她带来快乐。这不是爱是什么?当王佳芝说不敢带这么贵重的东西在街上走,易先生又说,你和我在一起。要知道易先生是个不多话的人,他背后的话外音就是,不用怕,有我呢,我保护你,你可以依靠我!没有哪个女人能抵挡得住这样的爱情承诺,一个愿意信任自己,给自己依靠,带给自己快乐的男人。尤其在那个日本侵略者肆意烧杀淫虐的乱世。如果我是王佳芝,我也会被这个男人的爱所感动,并且爱上他,不愿意他失去。
当易先生从这梦一般的场景中醒悟过来,他又做回了汉奸,他的人性又掩藏起来。最后他杀不杀王佳芝已变得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样美丽的梦也只能是梦。他不得不回到现实。只有回家看看王佳芝曾住过的房间,睡过的床,遥想一下在这样的苟活的岁月,那曾经短暂的真情。
故事中可恨的人也好,可怜的人也好,悲剧也好,人性也好,都是那段可恶的历史给推到那个位置上的,他们本来可以不的,可是他们不得不,因为他们不能控制,没有选择。写到这,我的眼睛又湿润了。
希望每个中国人都看懂色戒。顺便说,有人说大学生演话剧那段太夸张了。要知道,30年代的话剧就是那样的。其实即使今天的话剧,如果你看过北京人艺或者青艺的演出,你就会知道,其实那一点也不夸张,因为那是话剧,不是电影。而且当他们最后喊出“中国不能亡”,我觉得最自然不过了,当时的中国已经放不下一张安静的课桌,如果我是当时的学生,我也会想喊,中国不能亡。我的眼睛从这里开始湿润。
发表于2025-09-28 17:14:00
发表于2025-09-28 17:10:00
发表于2025-09-28 17:02:00
发表于2025-09-28 16:49:00
发表于2025-09-28 15:56:00
发表于2025-09-28 15:49:00
发表于2025-09-28 14:58:00
发表于2025-09-28 13:29:00
发表于2025-09-28 13:04:00
发表于2025-09-19 11:37:00
京ICP备11027698号 CopyRight 2010-201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