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更多

百思买关闭9家门店 “健康模式”被扼杀(图)

关键词: 百思买 健康 门店

发表于2016-09-16 08:05:04 0 0

        

大阵仗 公司动态

  在中国市场,美国最大的电子产品零售商百思买(BestBuy)没能等到2011年春暖花开的这一天。2月22日,百思买宣布关闭中国所有的9家门店。百思买表示关闭门店是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但会通过五星电器致力中国本土化发展,计划明年在中国开50家五星电器店。据悉,百思买并非完全退出中国,未来五星电器将会接手1~2家百思买门店,以全新的模式重新开张。

  其实,百思买自2006年进入中国市场,就一直未能形成全国性影响,店面多集中在华东一带,其间还多次被传言将退出。是什么原因导致百思买最终放弃?百思买“典型”的零售模式,真的毫无优势? 文、图整理/记者 李光焱

  外来和尚念不好的“零售经”

  “我一般会去百思买看看有哪些好东西,然后去别的卖场或网上购买。如果我要买42英寸的电视,这里不同品牌的所有42英寸电视都陈列在一起,很容易比较。”生活在杭州的郭女士并不奇怪百思买的退出。在中国市场,百思买这个外来和尚看来念错了经。当这家行业巨头2006年进入中国,依然保持着对其原有模式的信心,以为一样可以在中国施展拳脚。

  记者了解到,百思买采取自己购买物业,购买商品,自己员工销售的模式,甚至连促销赠品都是自行采购,产品陈列也是以品类和尺寸为标准,而不是以品牌为单位,但国内家电卖场的上述资源均由厂家承担,产品均是以品牌专区形式出现。如此一来,前期投入较大,承担更大经营风险的同时必然需要更高的利润来支撑。

  然而,在国美、苏宁等规模化扩张竞争下,百思买进入中国近六年,主打中高端品牌,却一直无奈地在“价格战”和“保持高端形象”之间苦苦挣扎,直至日前关闭之时,其门店也才区区9家,错过了规模之战。

  供应商和消费者都不买账

  以买断方式进货,然后自己再卖出,这种纯粹的“零售”,百思买本以为可以同时获得供应商和消费者的欢心让3C产品供应商脱离低价模式的压榨提高利润,消费者则获得良好的购前体验、合理的选购引导。然而,丰满的理想遭遇了骨干的现实。

  分析师陈灿表示,对供应商来讲,百思买的模式切断了供应商的“终端渠道”,百思买来销售,供应商则不能及时地获得消费者对于产品的反馈,对自己的商品失去了把控,他们觉得,自己离顾客远了。与此相比,更重要的是,百思买的需求量并不够大,不足以支撑厂商的销量,厂商没必要为此得罪了苏宁国美等大连锁卖场。

  而对于中国的消费者而言,他们最在乎的是“低价”,只有低价才是实实在在的实惠,“更严格的品类管理,更合理的购物引导”在“低价”面前都变得有些无足轻重。另外,购物氛围也对国内消费者很有吸引力。据郭女士介绍,百思买在杭州就从不做广告宣传,而许多消费者嫌其产品价格过高,往往是去体验一下,看看价格到别处购买。

  “健康模式”生不逢时?

  记者了解到,百思买退出中国市场后,五星电器并不接手其产品售后服务。因此,其经典零售模式还手尾多多。不过,有不愿具名的家电厂商人士表示,百思买的模式才是应有的健康模式,“厂商能更专注于产品,资金回笼也更快”,也应该更喜欢这种模式。但是,“低价模式”早已在中国的土地上扎根。

  家电业资深人士李韬表示,“低价模式”在中国的流行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10年前,正是大的家电卖场兴起的时候,其时,消费者购买力还很低下,对价格高低敏感,渠道商的低价模式应运而生。随着卖场渠道规模的不断扩大,开店脚步的加速,家电厂商对卖场的依赖越来越强,也开始难逃这种模式的“绑架”。

  另外,网购兴起,即便苏宁国美也备受煎熬。陈灿认为,如果百思买继续自己的模式,很难在中国获得成功,退出实属无奈。但是,百思买模式的失败长期来讲对行业而言并非好事,“低价模式”损害产业发展。


      
0条评论发表评论

热门文章

京ICP备11027698号 CopyRight 2010-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旗下网站:www.sendto.cn(公司网站)www.jiuye.net(就业数字图书馆)

合作单位: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