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温州正式对外公布了《温州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实施细则》。作为浙江省最后一个公布新政的城市,温州设立了极高的门槛。其中,燃油车车辆轴距要求2650毫米以上,并且,车辆购置的计税价格超过12万元;人员则要求,取得温州市户籍,或者在本市取得浙江省居住证6个月以上。
温州对于人员和车辆的门槛,和宁波类似,均严过了省会杭州。参考杭州近一个月前公布的新政,在车辆门槛方面规定需满足12万车价或2700毫米的轴距,温州的两个核心车辆门槛设置,并没有参考杭州的“或”,而是用了并列关系的“且”,要求更加严格,比杭州还高,这将直接导致温州网约车数量的锐减。
温州新政中的轴距2650毫米是什么概念?奥迪A3、奥迪Q3、jeep自由侠、沃尔沃V40、高尔夫2016款、福特福克斯,都被“一刀切”,不能达到温州网约车的标准。其余大部分经济型车型,即便达到轴距标准,也因为车价不到12万,无奈接受被淘汰的厄运。
11月1日,浙江省内发行量最大的报纸《钱江晚报》,在头版将宁波的网约车新政被定义为“门槛高”,三版评价道:“宁波要求车价和轴距两者兼备,这比部分城市要求二者只需满足其中之一条件来说,要严格得多。这从一定程度上说,大大提高了车辆的门槛,将绝大多数原来在宁波开网约车的车主,挡在了大门之外。大量车主放弃网约车这份职业,将直接导致宁波市内的车辆供给变少,供不应求,市民打车费用上涨。”
温州的新政和宁波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或将被舆论诟病,扣上“浙江最严”的帽子。这对于被外界认为“走在中国改革前沿”的温州来说,显得有些不符合常理。改革开放以来,温州抓住重大历史机遇,发扬“敢为人先、特别能创业”精神,更少的市场管制,给了私营经济空间,换来了更早更快的发展,后来又赶上了楼市、股市的红利派发,温州人作为一个概念,因此名扬天下。
但在这次网约车新政的落地方面,温州显然落后了很多。新政的结果表明,温州网约车主管部门并没有贯彻交通部文件精神,遵照“一城一策”的政策制定原则,而是把网约车当成“另一种出租车”来管理。“考虑市场实际、尊重创新”并没有出现,明眼人只看到僵化的、对传统出租车管理的思维定式与“良苦用心”。
此外,网约车定价之所以相对实惠,是因为社会共享车辆本身的平民性,豪车将直接导致车费的上涨。此外,因为车辆供不应求,出行效率也将大幅度降低。站在“互联网+”的风口,温州没有发扬改革的精神,而是选择了故步自封的策略。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北京大学法律经济学研究中心联席主任薛兆丰就在不久前的网约车研讨会上表示,交通部中提及的“高品质服务、差异化竞争”,并不是简单的用车辆的价格、新旧来定义,我们应该以平台来管服务,而不是以车型来管服务。
发表于2025-09-29 09:41:31
发表于2025-09-29 06:43:38
发表于2025-09-28 18:23:13
发表于2025-09-28 16:44:57
发表于2025-09-28 16:06:46
发表于2025-09-28 15:35:40
发表于2025-09-28 15:03:33
发表于2025-09-28 14:58:01
发表于2025-09-28 06:43:38
发表于2025-09-26 16:10:56
京ICP备11027698号 CopyRight 2010-201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