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赢翻金融 官网领)
近期,证监会刘主席首次针对当下资本市场备受热议的举牌、杠杆收购发表看法。他指出,用来路不正的钱,从门口的野蛮人变成了行业的强盗,这是不行的。从刘士余主席的表态可以判断,政府对于险资充当野蛮人的态度,或已经达成共识,那就是:NO、NO、NO!
首先,他认为目前在资本市场上发生的举牌、杠杆收购现象是“不太正常的“;其次,对举牌和杠杆收购背后的资金来源提出质疑,尽管你拥有金融牌照,但是用的是大众资金,不符合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制度;最后,如何认识金融产品的创新风险问题,他认为最后承担风险的不是发产品的机构,而是广大投资者。
险资大规模举牌的行为是在去年年底时出现,其后也经历一段低谷,到今年四季度再度掀起高潮。而参与其中,主要是民营资金控股的中小保险公司。所以,所谓的险资举牌,更确切地说应称为是小保险公司年末集中投资股市。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有一些中小保险公司则主要发行投资型万能险,这是一种传统险与投连险的组合,其账户中的现金价值随投资收益而增加,同时也能给予投资人约等同于现金价值的身故保障。万能险一般期限都比较短,而收益则相对比较高,在目前市场环境下,险资要运用这笔钱来获取稳定的高额收益是十分困难的。于是,就有了在股市上大举出击的举措。
但是,利用发行万能险产品筹集的资金投资股市,特别是进行杠杆举牌操作,实际上是一种借短投长的行为,由此形成的资金池操作属于严重的长短期资金的期限错配,很容易导致流动性风险。这种事实上的“借新还旧”策略,不但加大万能险的营销难度,而且还会驱使产品预期发行利率走高,从而使保险产品运行带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如果这种不确定性大规模出现,势必对整个金融市场都会造成动荡。从这个角度来说,证监会以及保监会断然采取措施规范保险公司举牌行为,查处万能险可能存在的违规行为,十分必要的,目的是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
然而,透过险资举牌事件,我们不禁疑问,现行有关万能险的管理规则是否合理?或者说,在构筑了防范险资运行风险之间,是否还意识到仍然存在一些监管漏洞,以致某些违规行为可以绕道而行呢?再说,对于险资使用杠杆以及险资最终出资人的界定等,现行的有关规定是否还有失粗泛?事实上,这些问题在一年前宝能系举牌万科时就被提了出来,但是显然相应的研究以及制度修订没能及时跟上,这才有了如今更多事件的发生。显然需要深刻的反思险资举牌事件背后的逻辑,从中找出能够实质性解决问题的途径。
赢翻金融股票配资,十年老平台,安全、放心、可靠。
① 免费配资,1~10倍高杠杆,免费使用。(每日仅限10名新注册客户)
② 按天配资, 1 ~5倍自由策略选择,周末假日免息!
③ 按月配资,至高可配500万,提供独立账户,实力就是强!
百度一下,“赢翻金融”,让你的股票飞起来吧!
股票毕竟属于一种高风险投资产品,因此建议一些配资炒股经验不足的投资者还需谨慎选择。赢翻金融股票配资,设有7天免费体验活动,新客户专享,可百度搜索“赢翻金融”了解更多。
发表于2025-09-29 09:41:31
发表于2025-09-29 06:43:38
发表于2025-09-28 18:23:13
发表于2025-09-28 16:44:57
发表于2025-09-28 16:06:46
发表于2025-09-28 15:35:40
发表于2025-09-28 15:03:33
发表于2025-09-28 14:58:01
发表于2025-09-28 06:43:38
发表于2025-09-26 16:10:56
京ICP备11027698号 CopyRight 2010-201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