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更多

马俊飞:把爱留在了村里

关键词:

发表于2011-10-02 00:00:00 0 0


  他是一个普通的大学生村官,跟那些或创业,或招商引资,或给村民修路架桥的大学生村官相比,他确实显得有些不起眼。他总觉得自己在村里就干了些七零八碎的琐事:给村民敲章、签字、办医保、给村里鱼塘找销路、帮着村里做规划、照顾“疯”老人……当然,他做的远不止这些。即使是别人觉得“挺了不起”的事情,在他的描述里也是“渺小”的。但是,就是这些“渺小”的事情感动了村民,他被评为“感动延庆”十大人物。


  放下大学生的架子,向普通村民看齐


  离开村官岗位已经两个月了,但马俊飞还总是牵挂着村里,时常找机会回去看看,“谁家有个红白喜事,一个电话我就回去了” 。


  一进村,村口坐着闲聊的大爷大妈们会站起来迎接他,“大胖小子回来了” 。亲切得像叫自己的孙子。


  对于马俊飞来说,3年的村官生涯是自己一辈子的财富,3年,他学会了很多。


  “让我踏实下来了,不再想做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明白工作要一步一步来,积少成多。” 如今的马俊飞已经考上了公务员,他说,那3年的村官工作让他改变了很多。“村里的3年教会了我该怎样跟百姓打交道,让我能够深切体会老百姓的需求”。


  现在的他,在接待百姓上访时,能够心平气和地跟对方沟通,在接听百姓来电时,能耐心地倾听对方讲述问题。“在村里这样的事我都接触过,我能够理解他们。”


  但在做村官之前,他可并没有想过自己会有这样的变化。


  3年前,马俊飞来到北京市延庆县珍珠泉乡小川村做村主任助理。那时,他对农村工作还并没有太多的了解,两眼一抹黑,“不知道村民需要什么,不知道农村工作怎么做” 。


  但是,他心里咬准了一个道理,“放下大学生的架子,向普通村民看齐就对了” 。


  刚上任的他,正好赶上布置北京奥运安保的事情。他们村设立了安保值班点,每到夜里,村里和乡里干部都要去查岗,马俊飞也参加了。


  “凌晨两点多起来,从一个点到另一个点要步行20多里。”马俊飞长这么大还是头一次吃这样的“苦头”。但他却没觉得辛苦,他把这样的工作当做是走近老百姓的机会。每到一个点,他都会跟村民聊聊天。


  “这小伙子真不容易,一个大学生凌晨步行那么远,都不嫌累。”有村民这样说。马俊飞很高兴,到村里的第一个工作,拉近了他跟村民之间的距离。


  马俊飞能吃苦——在后来的工作当中,很多村民都把这一点看在了眼里。


  在村里进行厕所改造工程时,马俊飞每天都跟着村主任进户工作。全村118户需要改厕的人家,他每家都跑到了。实地丈量面积、计算需要多少瓷砖、需要多少水泥等,这样的工作,他做了一个多月。每天回到住所,还常会有村民给他打电话,咨询相关事宜。测量计算工作做完之后,他又跟着村主任到县城的建材城帮村民选购建材。连续一个星期,他早上出去,晚上回来,白天就泡在建材城,来往于几个商家之间,忙着砍价。


  “小伙子确实挺能干的。”有村民说,以前,他们总觉得大学生都是从小娇生惯养,只会动动笔杆子,动动嘴皮子。但马俊飞不是,他能吃苦,像村里人。

0条评论发表评论

热门文章

京ICP备11027698号 CopyRight 2010-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旗下网站:www.sendto.cn(公司网站)www.jiuye.net(就业数字图书馆)

合作单位: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