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更多

大学生创业摆摊卖煎饼 称煎饼果子也有技术含量

关键词: 大学生创业 煎饼果子 技术

发表于2012-01-30 00:00:00 0 0


  从挣脱单位束缚,到重又回归单位,李智仅用了不到一年时间。同样在这将近一年时间内,李智和他的同伴邓颉从摆煎饼果子摊儿做起、向“中国小吃王”进军的创业梦想在现实中无情地遭遇“滑铁卢”(本刊曾于2010年11月29日以《青岛有个“潮人煎饼哥”》为题给予报道)。 


  2010年的一个冬日,这两个20多岁的年轻人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曾充满激情地描绘着自己的创业梦想。日渐攀升的销售量、对其产品大为追捧的大学生“潮粉”的出现,更重要的是青春特有的活力和激情,所有这些让他们有足够的理由憧憬未来:“如果一切顺利,我们想在青岛开分店,然后再用10年时间做成大众版的‘俏江南’。” 


  事实上,他们的创业历程还没熬到2011年的秋天就匆匆落幕。对此,李智感慨颇深:“创业其实远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 


  之后,李智很快在青岛找了份旅游公司的工作,干回了自己的老本行;远赴异乡创业未果的邓颉则被爸爸接回了老家包头,帮忙料理家里的砖厂生意。对这两个大学生而言,初次创业的失败似乎来得太早了些,他们未能躲过众多同样怀揣创业梦的同龄人的普遍宿命——两人最终没有成为幸运的少数。 


  不是没有反思和教训。这段经历给两人生活带来的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从此“不吃煎饼果子”。究竟是摆摊时吃伤了还是容易“睹物伤情”?李智说自己也解释不清楚原因,但这不妨碍他用“挺好的”来形容这段经历。他并不避讳将自己的经历与更多的同龄人分享,“对那些想创业的大学生来说,我们失败的教训也许可以提供一些借鉴”。 


  在李智看来,产品单一化和资金链短缺始终是他们在创业过程中备受困扰的两大难题。 


  “其实,煎饼果子也是一种有些技术含量的食品。”李智反思道,“我们刚开始创业就选择做这个,一切从零开始,受制于技术,要想实现产品的翻新和多样化更是难上加难”。因此,他建议初期创业的大学生最好不要选择自己不擅长的有技术含量的项目。 

0条评论发表评论

热门文章

京ICP备11027698号 CopyRight 2010-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旗下网站:www.sendto.cn(公司网站)www.jiuye.net(就业数字图书馆)

合作单位: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