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更多

三个同学一台戏

关键词:

发表于2015-07-17 00:00:00 0 0


  各式木偶散落着,画笔、颜料、模具摆放在制作间,沙漠、冰山各种场景模型分布在摄影棚,走进沈阳沈北新区123文化产业园“印迹动画”的工作间,宛如进入一个童话世界。


  王文欣、张勐、杨保运,3个兴趣相投的同班同学,毕业后从哈尔滨来到沈阳,在特技、3D动画时代,做起了历史悠久的定格动画。他们正在制作一部叫做《欢乐北极村》的动画片,预计今年年底在“北京卡酷”频道播出。


  “我们是看着《神笔马良》《阿凡提的故事》长大的,这些都是我们本土优秀的定格动画片。”王文欣说,“由于科技的发展,定格动画受到严重冲击,上世纪90年代后基本绝迹了,现在国外开始复兴。”


  所谓定格动画,就是每一个镜头都需要动画师将模型定位成一个个动作,每次只拍摄一帧,连接起来呈现在画面上,形成一个完整的动态镜头。这是一个费时费力的大工程:人物设计、雕塑、翻模、制作人偶、场景、分镜、拍摄、修图、特效、剪辑……几十个环节;每个场景、角色都由手工制作完成;一个动画师每天能拍摄15—20秒的画面,按5分钟一集正片来算,一个月拍不完一集。仅《欢乐北极村》这部26集的片子,就需要700多个人偶。


  “一个是喜欢,另一个觉得还是有市场。这种定格动画,人物精美、场景逼真,但是现在国内做得很少,播的都是国外的,需求很大。”杨保运说。


  三兄弟大学毕业后,曾经各奔前程,工作几年后却发现并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最终,三人凭着对动画的共同热情,重新走在了一起,搞起了定格动画。


  爱好容易创业难。2008年,三人回到哈尔滨,在一个毛坯房内开始了他们的定格动画梦。当时国内并没有太好的定格动画团队,他们自己慢慢摸索,研究国外定格动画的技术。


  今年,是印迹动画成立的第五个年头。“最艰难的日子已经过去了。现在公司制作厂房差不多2000平方米,园区只收几万元的物业费,解决了大困难。”张勐说,“公司也由最初三兄弟发展到34名员工。”


  最困难时什么样?


  “创业初期,没有任何经济来源,全部依靠家里支持。”张勐说,“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2013年员工3个月没有发工资,门帘落下,我都不知道第二天能不能打开。”


  如今,印迹动画终于迎来了朝阳,他们的作品获得投资商的认可,也得到了一些电视台的青睐。


  “在最窘境里,我们拿着先期做出来的东西,去了趟北京,找了数位圈里的大拿,终于打动了一位老板,出资几百万元,成为合伙人,把公司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王文欣回忆。


  如果说二维、三维动画是流水线下的工业产品,那么定格动画便是一门手艺,制作的每一个人偶都是独一无二的艺术品。然而,再美的艺术品,只要进入市场,就要接受检验,获取认可。


  在动画这个“烧钱”的行业,创业者在商海如何游起来,不被淹死?《欢乐北极村》这部只有330分钟的动画片,王文欣给出的预算是1380万元,这已经是少之又少。而到目前为止,片子还没有回报。


  “现在已经看到黎明的曙光。很多动画公司是死在了路上。”王文欣说,“和业内颇具影响力的北京卡酷的合同签约了,最迟今年年底就能播出。虽然播出费很少,但有了第一单,就会有其他电视台的第二单、第三单……更重要的是,我们会形成产业链,会继续做《欢乐北极村》的二三四,也会开发人偶玩具、场景玩具等衍生产品。”


  临近中午,走过车间,场景布置、影棚拍摄、制作剪辑……各环节正在有条不紊推进。三兄弟坚定地行走在他们个人的“动漫梦”里,同时他们也期待,将这股中国味十足的动漫“复古风”从沈阳吹遍全国!(记者 何勇)

0条评论发表评论

热门文章

京ICP备11027698号 CopyRight 2010-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旗下网站:www.sendto.cn(公司网站)www.jiuye.net(就业数字图书馆)

合作单位: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