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更多

从记者到创业者:行业内的两年积累很重要

关键词: 创业者 行业

发表于2016-12-15 09:02:30 0 0

  “你看,用智能手机上的二维码功能可以很容易读取名片上的信息,立即就可以把我们的联系方式保存到你的手机上。”记者刚刚和付彦军交换了名片,他就拿起自己的名片向记者热心讲起了名片上二维码的功能。付彦军认为,这是一种推广自己的方式,就如同他的创业项目一样,“E-Learning在线学习也需要推广,人们对在线教育的认识还停留在成人教育、学历教育,我们要致力于推广其在线学习和培训的作用。” 


  今年4月辞职,付彦军和他的创业团队走过弯路,但最终找准了方向。最近,付彦军正忙着组织“2011中国学习与发展大会”,他认为,通过这次大会,业内对E-Learning的认识会进一步提高,“只有把这个平台推广做好了,我们创业才会有更多机会”。 


  2009年从湘潭大学新闻专业毕业后,付彦军成为北京《中国远程教育》杂志社的记者,初次接触了E-Learning在线学习平台。作为一家行业内媒体的记者,付彦军有机会采访了很多企业的人力资源主管和培训主管,他逐渐发现企业的需求和高校可提供资源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采访某航空公司培训部负责人时,该负责人告诉付彦军,他需要招聘一名教育技术方面的大学生,要求就是“来了就能上手”,却发现没有合适的人选,最后在众多的研究生求职者中只能挑选出一位符合条件的,这位求职者能够胜出的原因就是他有很丰富的实习经历。这件事情触动了付彦军。付彦军从大二开始就在校外实习,他非常明白实习对于大学生的重要性,在大学里,付彦军就是一个热衷于实践的学生,他在向学院院长保证学期末每门功课都考85分以上的前提下,到当地日报社和电视台实习,甚至还一度跑到北京的新华社实习,获得了实习单位的一致好评。 


  除了实习,付彦军还在创业方面尝试了一把,他组建了一个内容工作室,策划、组稿、约稿了十几本图书,并最终联系出版社出版。“我们大学的教育与用人单位的需求脱节了,如果在校的时候不实习,出去就没有竞争力。”如何弥补学校与企业的差异呢?作为记者,付彦军一直关注在线教育行业的动态和发展趋势,他认为在线学习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有过创业经历的付彦军,开始意识到E-Learning背后蕴藏的商机。分析了巨大的市场潜力和自己独特的渠道优势后,他开始不满足于现状,琢磨着要往厂商角色转变,他立志通过努力,为在线教育提供课程资源,进而推动传统教育向在线教育转变。于是,在对E-Learning平台关注了两年后,付彦军决定辞职创业。他与当时的同事欧阳文彬一拍即合,开始着手成立自己的公司,他们与另外一个朋友合伙凑钱办起了公司,并建立了“中国培训导航网”。“这个网站虽然是致力于推广在线学习的视频网站,但别人看到名字就以为是个导航网站,发挥不了太大优势,当时着急,一想到既然偏离了轨道,我们就放弃了。”欧阳文彬这样解释当时的过程。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0条评论发表评论

热门文章

京ICP备11027698号 CopyRight 2010-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旗下网站:www.sendto.cn(公司网站)www.jiuye.net(就业数字图书馆)

合作单位: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