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曾在魏征死后说过,“以事为镜,可以知事理,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一件事是一面镜子,一个人为一面镜子,都可以从其中看出一些门道。我不得不佩服唐太宗是一个明君,但我更佩服他,觉得唐太宗还是一个很有远见的哲学家,他能一语中的,因为在他之后的几千年中,我还在引用他的这句寓意深远的话。他的人、事、镜子的分析如同谶语,又一次有了新的阐释——以《色戒》为镜,可以知中国人的浮躁。
一部《色戒》,闹得满城风雨,有人说是好电影,因为其中有激情戏片段,说拍出了人性最本色的一面,也拍出了人体的美感(这些理论实在是太复杂了!);有人骂是色情片,还是因为它有激情片段,看《色戒》还不如看三级片,中国现如今的电影也只有靠色情拉评委和观众……沸沸扬扬,人声鼎沸,骂声多,人人欲唾之而后快。一夜之间,《色戒》成了社会的公敌,人人得而骂之。可是,话又说回来了,李安是最冤的一个,可以说是比窦娥还冤(窦娥可以向天公诉冤,李安只好对着自己郁闷了)。张艺谋拍了“黄金乳”,冯小刚拍了乱伦的夜宴,都有裸露和激情,结果张艺谋和冯小刚一点事都没有,依然是大陆的一线导演,而且名声比以前更响,票房比以前更红,就连其中不出名的黄金乳宫女都一路飘红。每个电影人都好像除了激情、色情这根稻草外,就没有别的办法让票房红起来,就连电影老人张纪中也把《鹿鼎记》拍成了裸泳戏。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激情、裸露已经成了中国电影的一大看点,也成了中国电影导演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为了票房,为了噱头,为了出名,可以把正片拍成三级片。这也说明中国的导演已经到了一个非常急功近利的地步。可以说,《色戒》事件是一面镜子,照出了中国电影的事理——电影人的急功近利的心理和这些导演离“死亡”不远;李安是一面镜子,照出了华人电影的尴尬,导演失去了创造力,只好用拍三级片的手法拍正片以赚一时的眼球。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色戒》事件并没有因此而谢幕——许多人在搭乘《色戒》的这班快车。有人传出其中的女主角的激情戏场面是替身拍,于是又来了一个背后的明星故事,照片,陈述一应俱全,让人没法不相信。也不知道,拍三级片的替身有什么好炫耀的?前三级片明星舒淇还在为自己当年拍三级片而懊悔,这里又来了一个新三级明星!其实,说白了,也就是为了能出名,为了出名可以牺牲色相,色相值几个money?反正脱了以后,穿上就得了!这里三级替身还没有落幕,又有法律人士掺和来了,这出戏开始有点荒谬了!!话说一个法理博士竟然一纸诉状将新闻出版署和《色戒》制作方告上法庭,其理由是被告没有让他看到真正的三级片段。于是,这个故事又开始了一个新的发展方向。一个法理博士,什么不好研究,非要研究这个?何况人家删节电影管你屁事?完全一个狗拿耗子,多管闲事!要研究,在中国只要随便捡一个案例,就够他皓首穷经的,可唯独这个难得,出名也快,当然机会难道了!多荒唐的一个故事,这种事,只有在中国才能发生!一部《色戒》,一面中国人心理丑恶的镜子,照出了利欲熏心、急功近利,就连博士这等精英也难免俗,中国人的心已经浮起来了。
明天,《色戒》还能照出中国人的什么?
发表于2025-09-28 17:14:00
发表于2025-09-28 17:10:00
发表于2025-09-28 17:02:00
发表于2025-09-28 16:49:00
发表于2025-09-28 15:56:00
发表于2025-09-28 15:49:00
发表于2025-09-28 14:58:00
发表于2025-09-28 13:29:00
发表于2025-09-28 13:04:00
发表于2025-09-19 11:37:00
京ICP备11027698号 CopyRight 2010-201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