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ET科技资讯网 02月28日 评论文章(文/老凉):在本届MWC上,我关注到的亮点是英特尔公布了全新的智能手机参考设计。亮点不少,但是整体感觉英特尔在移动市场还是有些保守了。
英特尔自从2011年9月份的秋季IDF上宣布进军手机市场以来,已经在手机市场证明了自己的存在感。在2012年,英特尔与联想、摩托罗拉、中兴等厂商以及与印度、俄罗斯等多家运营商合作,Intel Inside手机开始在市面上亮相。
在2012年,虽然各厂牌贴有英特尔Logo的手机上市接近10款,但是整体来说,英特尔手机并未在市场上引来轩然大波。
不过,英特尔方面对这点很有自知之明,官方认为,在2012年证明自己,证明英特尔处理器可以运用在智能手机平台上。
在智能手机市场上,高通、三星、nVidia等仍是主角,在PC市场驰骋多年的英特尔还是个新手。
虽然英特尔与合作伙伴推出的手机都是基于Android系统,但是英特尔很聪明地避开了Android市场的军备竞赛,2012年炒得最热的是四核,英特尔联手OEM伙伴一起引发对“唯核论”的思考,提出智能手机除了性能,更重要的是在体验上。
英特尔当时的凌动处理器是单核,但是从Android手机上流行的跑分成绩来看,英特尔手机的性能并不差。
到了2013年初的CES,联想高调发布了基于英特尔双核凌动处理器的智能手机K900,这款手机外观上颠覆了人们对联想手机的认知,它很超薄,而且科技感十足,但是CES上面的K900只是一个可远观而不可触摸的样品,所在柜子里,任何人都不能触碰——除了陈旭东和李冰冰。
采用英特尔双核凌动处理器的联想K900正面
采用英特尔双核凌动处理器的联想K900背面有“intel inside”字样
一直到这月的MWC上,英特尔展台上,人们才可以近距离去接触这款手机。
在MWC上,英特尔发布了新一代智能手机的参考设计,具体细节已经在网上公布了,我就不赘述了,我想说的是,英特尔的参考设计太保守了。
给人感觉英特尔还是工程师思维,列出相应的技术参数,其他工作留给OEM们去自由发挥。当然这种方式在PC市场已经流行了30年,而且就在前两年刚刚兴起的超极本,也还是这种做法,英特尔给出一个标准、模板,OEM去做或大或小地改动、创新,当然也可以原封不动来来贴个Logo了事。
但是在当下,未必这种形式会再奏效。
目前人们看到英特尔手机还是主要依靠英特尔的动作,当然这里不是说联想、摩托罗拉没干活,完全没有那个意思。用户也好、业界也好、市场也罢,看待英特尔手机好不好,很大程度上是看待机时间、厚薄、工业设计等等。
2012年的英特尔手机,整体来说在上面这几个方面并不突出,而从K900开始,带有Intel Inside的手机或将是一个新的开始。
从英特尔的优势来看,其拥有强大的制程技术和制造能力,但是目前来说其22nm的芯片要在年末才出来,等到14nm的时候,英特尔的实力展现得将更加充分。前提是,要给它时间。
多年以来,英特尔在PC市场凭借着摩尔定律叱咤风云,钟摆模式的节奏晃过来晃过去,这一年更新制程,下一年更新架构,英特尔的日子不快不慢,这种节奏晃垮了很多竞争对手。
而在手机和整个移动市场,这种节奏必须加快了。
英特尔在CES上推出了Lexington,这是一个低端的智能手机单核平台,英特尔期望通过这个平台在中低端智能手机市场上予取予求。
当然,芯片厂商当然希望节奏放慢,但是手机厂商的境况则有很大不同,当手机厂商们无法交付全新的、创新的技术或者产品体验时,堆配置,将是最有效的利器。
包括MTK在内的厂商们都在推类似精装修似的方案,这种方案各种全活,什么高清、大屏、各种制式的圈一揽子齐活,这还不算,对于终端厂商来说,设计一个外壳,往里一套,完事儿!可以上市了!
但是,君不见,手机及整个移动市场竞争态势日趋激烈,虽然高通等芯片上也开始对“唯核论”有微词。人在江湖。你不动,就会被别人挤掉队伍。
英特尔,其实你的实力已经足够拿出规格更高的参考设计蓝图,要自信,放胆做!
发表于2025-07-03 14:23:44
发表于2019-06-04 11:21:00
发表于2019-06-04 10:05:00
发表于2019-06-04 09:03:00
发表于2019-06-04 08:29:00
发表于2019-06-04 06:47:00
发表于2019-06-03 22:00:00
发表于2019-06-01 13:59:00
京ICP备11027698号 CopyRight 2010-201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