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更多

金融电子化专家周树基谈“银联”标识出台

关键词:

发表于2016-12-14 14:02:34 0 0
从八十年代开始专门致力于金融电子化领域研究的原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电子化公司总会计师周树基先生,闻听“银联”标准出台,欣然接受记者专访,他认为,“银联”标准疏通了银行间不流通的血脉。



记者:您从事金融电子化工作十几年,您认为此次“银联”标准的出台在银行电子化发展历程中有什么意义?



1985年国内发行的“红棉卡”让我至今记忆犹新,那是银行卡的雏形,从那以后,长城卡、牡丹卡、金穗卡、龙卡才逐渐发展起来,只是那时是“各自为政”,各家银行自行搞开发、建网络、发卡,而美国早在1983年就已经开始了银行卡的全国联网,我国银行卡的发展道路充满了艰辛,直到今天,“银联”标准出台才使银行卡发展真正步入正轨。到目前为止全国各种银行卡发卡总量已达3.5亿张。



记者:“银联”标准在中国刚刚入世时推出,能否说是入世促成了“银联”标准的出台?



入世只是一个契机,“银联”标准推出是因为各家银行本身有这样的需求。目前银行各自发卡导致的是POS机、ATM机的重复建设,浪费资金、浪费资源,消费者使用也不方便。更重要的是,货币需要广泛、畅通的流通渠道,而它只在一家银行流通就像人体血脉不通一样,早晚会生病。



“银联”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银联”标准势必使银行增加发卡量,而发卡将导致银行增加收入,同时减少货币发行量。



记者:有人说“银联”不是在制订标准,而是在制造门槛,它将限制外资银行、国际通行卡,像VISA卡进入中国,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我不同意这个说法,“银联”只是一个标识,不是什么标准,一个标识不能制造什么门槛。“银联”标识团结了国内各家银行,使他们能够有组织地与外资银行展开合作。未来的“银联”卡,不会与VISA卡进行竞争,而将会接受VISA卡标准,与VISA实现接口。接受VISA这样国际公认的标准,将使我们的银行更好地走向国际。



记者:我们知道,“银联”标准出台的背后,克服了无数技术难题,“银联”的顺利进行对技术提出了哪些要求?



消费者拿到手里的就是一张有“银联”标识的卡,可是技术人员在后台却需要处理很多技术难题。银行“各自为政”的现象使各银行软件、硬件、业务标准都不一样,“银联”的工作就是要消除这些区别。



首先,人民银行作为主管银行要统一制订一套业务规范,各家银行以此规范为主;其次,要制订一套统一的技术标准;最后,银行间通信接口也要实现统一。



记者:“银联”标识出台所进行的技术改造,将为IT厂商提供什么商机呢?



“银联”直接导致发卡量的增加,磁卡加工厂商将获得发展机会;另外,我们还要大规模增加POS机和ATM机,每台ATM机的造价就在30万左右,粗略算算,这里边的商机也很大;而银行之间网络通信的发展还会为电信部门带来商机。



采访最后,周老面对记者“今后的POS机、ATM机谁来投资、投资多少,各银行间利益如何分配?”的提问感到难以回答,他说,“银联”将有2年左右的过渡期,很多问题,我们以前没有遇到过,所以要尝试、要摸索。”但无论如何,作为老一代金融电子化工作者,“银联”标识的推出让他感到欣喜和欣慰。



(编辑 刘红玲)

0条评论发表评论

热门文章

京ICP备11027698号 CopyRight 2010-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旗下网站:www.sendto.cn(公司网站)www.jiuye.net(就业数字图书馆)

合作单位: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