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

更多

《加勒比海盗3》与P2P成长之路的共性

关键词: 加勒比海盗

发表于2016-12-15 03:14:57 0 0

文/每周电脑报 周雪


如果将P2P的特性投射在一个人物的身上,那么最近热播的《加勒比海盗3》里的海神卡吕普索无疑是不二人选。她美丽妩媚且魔力无边,海盗们一方面为她的魅力痴迷心动,另一方面又惊恐于她惊艳美貌后能操控大海的魔法,于是,释放她还是禁锢她,成了海盗们多年争战不休的主题……


这与“革命者”P2P的成长之路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人们或是封杀它、对抗它,或是推广它、崇拜它、然而谁也无法否认它的价值和魅力。


风景企业网独好


随着世界银行的《中国互联网报告》的出台,被视为洪水猛兽的P2P又一次被推到了口水战的核心地带,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邬贺铨明确指出,“中国P2P流量已经是美国的三至四倍,而中国的宽带网带宽还远不够宽。”中国电信总工韦乐平也公开表示,在宽带流量和商务方面,P2P正在成为颠覆性的技术.长途网骨干网50%多是P2P,东部地区城域网有的省份白天P2P下载占用了总带宽的60~70%,晚上甚至有90%.这种状况非常不合理,直接导致监管困难,并引发了信息安全、版权纠纷等一系列问题.


然而在个人消费领域引发争议不断的P2P,在企业网却似乎更有施展的天地。


相当一部分企业网管理员认为,P2P对带宽“多吃多占”,网路安全也是问题不断,因此更适合个人消费者使用,其实这是一个错误的观念。中国电信北京研究院雷葆华解释道,P2P所托起的平等、互换的网络架构正好弥补了C/S、B/S架构的现有缺憾。实践证明,P2P所提供的基于节点的独立、动态的连接方式,彻底颠覆了以往企业中计算资源的分配规则,不仅让网络更具灵活性,还很好地解决了集中式计算模式最为头痛的网络拥塞问题。


P2P应用企业网


据雷葆华介绍,AOL的实时消息系统,以及其它类似应用系统——能够在企业网的桌面电脑中很好运行,并能轻易绕过网络防火墙。这类系统能实现直接通信协作和实时文件共享,且不会增加任何额外管理负担,如设置文件共享和文件访问许可权限等。


通过采访记者获悉,未来的企业网面对的将是大量未经组织的数据,需要雇员即时协同处理。而目前企业网的文件通常都是分级存储的,所有用户都是某部门或工作组内的成员。如此一来,企业网要真正形成协调的统一体,就需要在各个分部之间建立一种分散管理策略,这就是P2P应用系统。


在P2P系统中,通信是对称(对等)进行的,客户端及服务器执行同等操作。在这种模式下,对等体(peers)能够充分利用企业网的计算资源:桌面电脑及笔记本电脑都能充分利用CPU、RAM以及存储器资源,极大地减轻了中央处理服务器的负荷。配置P2P系统后,桌面PC既可以运行各类应用程序,也可以进行通信,还可作为文件服务器,成为整个网络的对等体之一。


分布式计算解集中难题


从传统角度上讲,采用集中式安全架构和共享中心资源方式,能够极大地提高资源利用率和数据完整性。但纯P2P系统不需要中心服务器,而是完整利用分散式体系结构。如今的企业网已具备容错和负载均衡能力,以及“五九(99.999%的正常运行时间)”性能。大多数企业网支持服务器资源冗余(单一服务器故障不会波及整个网络),因而配置P2P系统是完全可行的。


配置P2P应用系统后,分布式计算的很多实际优点也就体现出来。分布式计算资源位于数据中心之外,处于边缘网。由于大多数企业网在多层体系结构中采用客户端/服务器模式,P2P便构成了一种分散系统,且这种分散模式不会引发与中心计算模式的冲突,通常情况下分散系统都能与集中式系统协同工作。例如,中心邮件服务器向客户端传输邮件,但给客户端分发邮件是以分散方式进行;同样的,BGP(边界网关协议)在异构、自治系统间也能实现“对等”连接;按照同样方式,P2P也能工作于集中式计算环境,进行内容传输,并实现相互间的协作。


别滥用P2P


由于投入企业应用的时间并不长,如何驾驭P2P就成了企业面临的应用难题。勿庸置疑,技术上的成熟无法掩盖P2P在应用方面难以驯化的“野性”,用户需要用强有力的管理手段去制约和管理它。


“企业一定要将P2P限制在可控的范围内”,易观咨询资深分析师张燕玲反复强调。她告诉记者,P2P扫描类的应用具有非常典型的病毒特征,偶发性的多人无序搜索,往往会导致网络中带宽消耗严重、网络阻塞的现象,这也正是P2P在个人消费领域引发负面影响的根源所在。在企业网中,P2P也会制造出类似的安全隐患。因此,网络的管理者一定要加强对P2P类访问的限制,制定出清晰的应用策略,防范P2P由“应用”变为“滥用”。


雷葆华告诉记者,P2P改变了网络通信模式,为实现完整的对等处理,P2P系统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其一便是安全性。由于对等体需要处理较多作业和承担更多服务,它们跟处于数据中心的服务器一样极易受到攻击,而且计算机间直接通信容易感染病毒。P2P网基本无安全性可言,也缺乏集中式反病毒机制;其次就是带宽问题,由于对等体大多处于网络边缘,需要申请较多带宽,而一般边缘网的带宽又有限。如果计算机位于边缘网且相当分散,会消耗掉大量带宽,从而给文件共享带来很多麻烦。大多数企业边缘网并不支持运行服务器进程的对等处理。此外就是很多服务应用都是在边缘网中进行的,不利于集中处理。


标准亟待出台


张燕玲还表示,除了企业应用环境对于新兴应用形式一贯的谨慎态度之外,长期没有建立业界通用标准应该是制约P2P在企业网中长驱直入的主要原因。


记者了解到,P2P技术的采用通常表现为IT厂商的个人行为。出于不同的需要,厂商们用自己的方式开发基于P2P技术的应用,这些产品包含了该厂商对P2P的独特理解,但是其中也存在着对企业实际需求考虑不足的可能性。这种“自由”的应用开发方式在早期的确起到了推动P2P技术普及的作用,但是也埋下了制约其发展的隐患。


由于长期没有通用标准,大部分的P2P应用依然局限在独立的系统之内。如果用户在企业网内部署了不同的P2P应用,很可能会重复调用网络资源,引发管理或安全方面的问题,应用不兼容的困扰也会随即产生。


事实上,一些IT厂商也曾经尝试联手打造P2P的相关标准,例如IBM和惠普就曾共同推出了一种开放的存储标准,英特尔在2005年也与多家知名厂商联合,组成了P2P的工作组。但是,这些组织的工作仍处在起步状态,缺乏对不同应用的集成能力,要形成针对企业环境、面向多种应用形式的通用P2P标准,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P2P词条


P2P是peer-to-peer的缩写,peer在英语里有“(地位、能力等)同等者”、“同事”和“伙伴”等意义,P2P也就可以理解为“伙伴对伙伴”的意思,或称为对等联网。通过应用该技术,个人电脑无须通过服务器就可以实现互相访问、交换文件资料等。


P2P现有的主要企业应用形式


△分布式存储


网络中的各个节点可以共享存储空间,发送出去的数据可以备份到多个节点上。每个需要备份的数据片段都被分割为多个冗余片段,且要经过加密和分配,这样才能确保即使某些片段消失,通过分布式备份的众多片段也能重建原来的数据。


△协同应用


通过IM、文档共享、白板等功能的融合,建立企业的虚拟协作区,实现在指定网络中的自由协作,无需设置中央服务器。


△内容发布


P2P网络天生就有高效、快捷的内容发布能力,它可以用来帮助企业降低对带宽和存储资源的需求。


△集群式计算群组


通过P2P软件收集分散的计算资源,其思想与网格计算非常相似,都是通过对分布式资源的整合形成更为强大的系统计算能力。

0条评论发表评论

热门文章

京ICP备11027698号 CopyRight 2010-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旗下网站:www.sendto.cn(公司网站)www.jiuye.net(就业数字图书馆)

合作单位: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