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更多

视频:工程院李道增院士漫谈建筑与文化

关键词: 工程院 建筑

发表于2016-06-29 09:58:47 0 0

  腾讯科技讯2007年12月6日,我国著名剧院建筑设计专家、中国工程院李道增院士做客腾讯网,向网友们漫谈了建筑与文化的关系。在访谈中,李道增院士称,中国现代化的迅猛推进令世界瞩目,但我们也应看到另一面,城市建筑很雷同,有时候走到一个城市,不知道这是在什么地方,好像似曾相识。因为很多住宅都是统一的标准、样子,没有什么地方特色。建筑文化应当多样性发展,这样世界才是丰富的。



  李道增院士说,建筑本身的规模、形体、工程艺术是民族文化兴衰的一面镜子。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建筑,将最准确地反应这个国家、民族物质精神继往开来的面貌。



  建筑不仅是能够使用的房子,还要有一定的艺术性,能表达一定的精神含义的房子。是一种与人们生活最为密切关系的一种艺术。我的老师、建筑界的一代宗师梁思成先生曾经感慨地说“城里到处是房子,但是缺少建筑”。意思是艺术性的房子是在是太少了。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现代化的迅猛推进令世界瞩目,从1978年到2007,28年期间城市化水平由17.9%提高到41.8%,全国城市总数由193个,增加到661个。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另外一方面,城市很雷同,有时候走到一个城市,不知道这是在什么地方,好像似曾相识,因为很多住宅都是统一的标准、样子,没有什么地方特色。



  中国建筑洋风很盛,都是忙于跟国际接轨,忙于把硬实力提高。硬实力提高是有目共睹的,这是应该的,也是取得了巨大成绩,不容易。可是我们的软实力也应该跟它同步。建筑文化应当多样性发展,这样世界才是丰富的,不然太单调了、太寂寞了!



  我记得撒切尔夫人曾经说过一句话,“中国电视机能够出口,可电视内容,精神文化内容,比较缺失” 。我们国家文化出口是赤字,但进口的很多。真要成为一个世界强国,光有硬实力还远远不够。还要有软实力。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华文化复兴也应提上议程来。上海有报纸曾经发表文章也称,上海最缺的不是硬件,而是软件。



  崛起的中国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四位,中国现在的复兴还是处于初期。新加坡的内阁李光耀前端时间在一次会议上说,“中国的和平崛起不会给任何国家造成威胁,而是用其富有活力、高尚的民族文化去点燃人类文明之光”。这句话是得很好,全世界华夏子孙都要力争在二十一世纪为复兴中国文化贡献一份力量。中国无意强权,但是作为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发源地的国家,一定要把振兴中国文化,把对外传播文化提高到民族命运的高度来认识。

0条评论发表评论

热门文章

京ICP备11027698号 CopyRight 2010-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旗下网站:www.sendto.cn(公司网站)www.jiuye.net(就业数字图书馆)

合作单位: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