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类产品形成气候 低价位产品日趋多样
2007年中国的笔记本市场绝对可以称得上是欣欣向荣。从惠普第一次将其移动峰会移师到上海召开就是最有力的证明。纵观整个市场,我们可以看到产品型号之多,类型之丰富可谓是规模空前。这其中,以惠普Pavilion为代表的消费类笔记本已经明显成为一支重要力量。看到这期杂志介绍的Dragon,不难发现它们与台式机之间的界限已经变得越来越模糊—不仅是从体积上,更是从性能、功能,还有应用模式上。
2007年,低价位笔记本电脑不再是与“廉价笔记本“等同的概念—用户需要低价位产品,但并不意味着用户会放弃对品质的需求。在这方面,英特尔的学生电脑和华硕的易PC做出了很好的诠释。在应用模式上动脑筋来调整笔记本的功能,进而降低产品的价格,无疑要更容易为用户所接受。在这一点上,易PC的发展前景看起来也许会比UMPC更为广阔。
本土国际两条思路,客厅应用顺理成章总体来看,2007年台式机领域的发展还是比较淡然,在多年以来的同质化桎梏下,大家并没有什么根本性的突破。不过,我们还是在今年看到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和成功的苗头。对于本土厂商而言,安全成为了大家在商用台式机上的一个热门话题,联想、方正、同方纷纷在自己的产品中着意突出这一概念,并推出了很多不错的成功产品。对于国际厂商而言,高配置、高价位的游戏电脑成为其亮点,先有戴尔的XPS,后有联想的顶级锋行,在加上虽未正式公布但已可说是箭在弦上的惠普的Voodoo PC,无不是在高端游戏PC甚至奢侈PC这个层面大显神通。
与此同时,随着英特尔率先步入45nm时代,以及AMD大范围普及65nm工艺,主流处理器的功耗已经大大降低。对于定位于客厅的影音电脑而言,已经从很大程度上摆脱了必须在性能与体积之间寻求平衡的窘境——在小巧玲珑的机箱中,配置主流双核处理器已不在是什么难事,在这一点上,新款联想天骄已经予以了充分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