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更多

中国智能手机厂商难以割舍的"海外情结"

关键词: 智能手机 中国

发表于2016-07-16 00:14:51 0 0

继十年前的首轮出海之后,包括华为、联想、中兴、小米、酷派、金立等在内的国产手机领军品牌开启了第二次出海潮。


近期,国内厂商在海外市场的动作频频。联想集团有限公司在国际市场的份额已经提升,对市场领头羊三星电子构成威胁;酷派的一位高管最近在接受采访时说,酷派计划今年投入数百万美元在东南亚、欧洲和美国推广自己的品牌;华为缅甸开店并在印度投资$3000万;魅族去年发布MX2时宣布,俄罗斯将成为同步上市的国家,这成为魅族迈出国门的重要一步;在新加坡市场成功试水的小米以4%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三,并高调宣布今年将走入遍布各大洲的十个国际市场;天珑移动在法国打造的Wiko智能手机,是跃居法国第三的手机品牌,足以抗衡苹果、三星等国际巨头。


为何中国智能手机制造商都热衷于海外?


业内分析师表示,中国智能手机市场正趋于饱和,想继续增长就必须放眼海外。


根据旭日移动终端产业研究院公布的数据,一直处于高速成长的中国智能手机市场,今年第一季度销售量仅为8911万部,比去年同期降低9.8%。随着4G到来,三大运营商对手机补贴额度降低,中国市场已成了全球手机品牌最多、新品最多、竞争最激烈、最难盈利的手机市场之一。


与此同时,印度、东南亚和拉丁美洲等新兴市场的智能手机销量正在大幅攀升,这些地区的许多消费者正准备购买智能手机以更换现在正使用的手机。


对中国智能手机生产商而言,海外扩张是保持公司增长势头,增加业务盈利的一种途径。但是中国的价格竞争太过激烈。


联想首席执行长杨元庆形容,中国是全球竞争最激烈的智能手机市场。他说,这里有太多本土企业,一些企业在经营上不按逻辑出牌,它们不想在短期内盈利。


但是海外市场状况不一,专利战、质量、渠道等均可成为国产品牌机的“拦路虎”,因此,照搬照抄国内经验并不奏效,品牌机厂商们还需入乡随俗,摸索出一条适合海外市场的本地化发展路径。


另一个潜在的障碍就是知识产权。有些中国公司缺乏大批国际专利,如果它们要拓展海外市场,尤其是美国和欧洲市场,那它们就会面临诉讼风险。


经过十年的磨砺和准备,国产手机再次扬帆出海,一时间千帆竞渡。这一次如何能够一帆风顺,顺利抢滩?9月11-12日,由《手机报》在东莞松山湖帝豪酒店举办的“2014年第三届手机产业高峰会暨智能终端产业跨境高峰论坛”上,以深圳市跨境电子商务协会、亚马逊、Ebay、敦煌、递四方、华为、中兴、联想、酷派、小米、步步高、天珑、OPPO、金立、海信、辉烨、优思、欧乐风、迪卡、康佳、卓普等国内终端品牌组成的强大阵容团,将一起论道海外市场的“蓝海战略”,现场针对中小品牌如何抢占国际市场制高点,海外市场渠道如何布局,走向海外,谁是国产手机品牌的“拦路虎”等问题展开深入的讨论,敬请关注。

0条评论发表评论

热门文章

京ICP备11027698号 CopyRight 2010-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旗下网站:www.sendto.cn(公司网站)www.jiuye.net(就业数字图书馆)

合作单位: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