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更多

【WISE Talk】创业者们可长点心,别把低俗当作是接地气

关键词: 互联网营销 慕容雪村 娱乐圈 创业者 点心

发表于2016-12-19 20:45:47 0 0
  前两天,看一个互联网的报告。在讲到举国上下如火如荼的创业大潮时,中间一段缅怀了一下08年经济危机时的萧条。当中有一句话叫做“低谷中要有仰望天空的勇气”。或许是眼神不太好,也或许是最近受各种“另类”社会化营销的荼毒太深,一眼看成了“低俗中要有仰望天空的勇气”。后来仔细想想,其实也不无道理。

  2015年,我们并不缺少挑战我们道德底线的例子。互联网公司对于女士的多次低俗调侃、刘翔离婚各类品牌一拥而上的借势、还有前段时间引发广泛关注的某专车恶意攻击Uber事件。这样的例子,相信还有很多,只不过没有被揪到台前来。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社会化营销走向了一种疯癫的极端。不在乎道德底线,为了吸引眼球而无所不用其极。在骂声中成长,这种原来只适用于娱乐圈的生存手段,被完好无损地复制到了互联网营销中。



  在某专车恶意攻击Uber事件发生后,网络上的讨伐声不断。面对这样恶意的诋毁类营销,绝大多数的人展现出了决不容忍的态度。当然,也不乏有人对此报以支持,觉得是品牌以小搏大、成功重回人们视野的绝佳案例。慕容雪村说:“在不正常的地方生活久了,就会把不正常视作天经地义。”在被这类营销反复“袭击”后,很多人内心原本正常的价值观被慢慢瓦解,开始逐渐认可这些行为。

  面对激烈的商业竞争,创业公司需要宣传、需要吸引眼球、需要病毒式营销,这些都无可厚非。但是在这些的背后,仍然需要创业者深思的是,营销到底是不是真的可以没有底线。

  当然,今天并不想对创业者们进行说教。我想用一种更为冷静的方式,分析到底有哪些原因,致使今天的社会化营销走向了癫狂。

  低俗或者有冲突的内容对于人类来说是有天然吸引力的
。戏剧的本质就是冲突。面对低俗或有冲突的事物,人们潜意识里是好奇想要去围观看一看的。就像今天下午在朋友圈里看到的一则Po文:“小时代评分那么低,好想买票去看看究竟拍得有多烂。”

  创业者试图以小搏大来吸引关注。自古,没有名气的晚辈很多都是在挑战明星前辈中一战成名的。创业公司没有太多的经费在传统媒体在进行宣传,社会化媒体是一个很好的平台能进行发声。另外,大企业在任何平台发声往往需要经过反复的思忖,一着出错都会使公司的形象甚至股价遭受重创。然而创业公司并没有那么重的包袱。

  现代的网民是健忘的。资讯异常发达、工作异常忙碌的年代,人们好像并没有太多时间停下来去牢记谁是谁非。即使一时间的口诛笔伐,也会很快过去。这种侥幸心理诱使创业者们不断突破自己和社会的底线。

  社会化营销从业者普遍年轻化、缺乏长远的品牌规划。创业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致使社会化营销的很多从业人员可能都是刚毕业的年轻人,并不如传统的媒体和品牌营销那般对于传播这件事怀揣敬畏心里。

  执法部门的监管缺失。虽然这是一条在任何领域发生混乱都可以套用的原因,但仔细思量,在社会化营销弥漫着低俗之风的背后,确实没有政府部门加以监管。一次两次有人冒险尝试,发现除了不带来直接利益损失的舆论负面后,本来就跃跃欲试的一众人就都蜂拥而上了。

  没有有行业号召力的个人或品牌联盟站出来进行抵制。乱象丛生,但却并没有个人或者品牌机构站出来呼吁杜绝低俗营销。尽管一开始并不能完全扭转态势,但就如慈善一般,可能并不会太耀眼,但会让人们知道这世间还存有美好和光明。

  当然,在如今这一派虚假繁荣的背后,仍有不少创业公司和品牌在默默地坚守着自己的初心。不论世界如何聒噪,他们都努力不断地通过社会化媒体将正能量以及美好的生活方式分享给大家。

0条评论发表评论

热门文章

京ICP备11027698号 CopyRight 2010-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旗下网站:www.sendto.cn(公司网站)www.jiuye.net(就业数字图书馆)

合作单位: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