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信引发外媒共鸣
对于靠实力高速成长的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而言,所谓它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威胁的说法是无根据的猜疑,无法令人接受。因此,2月25日,华为公司副董事长胡厚崑通过该公司官网发表公开信,邀请美国有关部门对它展开正式调查。当天,包括华尔街日报、路透社等外媒均对此作出报道。尽管有些报道认为,华为公开信是为对内解释而作,但记者从内文判断,此公开信应该是华为准备拒绝接受CFIUS(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建议的“抗辩”,只可惜华为没有能够经历这一完整过程。
路透社:
华为公开信是为自己正名
英国路透社2月25日报道称,三年前,华为在美国政府的迫使下撤回原定对美国企业3Com的投资。近日,美国政府对外国投资进行审查,华为又一次被迫撤回对美国一家小型企业3Leaf的投资申请。在这样的背景下,华为提出了这项“极不寻常的呼吁”,为自己“正名”。目前,美国财政部仍未对华为的公开信做出直接评论,但一位发言人称,美国仍欢迎中国的投资。
报道还称,华为并未具体指出它将向美国政府提供何种信息。而华为美国公司负责政府事务的普卢默(Bill Plummer)则表示,华为知道美国对它的担忧“只是表面性的”,所以很难列出这些具体信息。
美国财政部一位发言人上周四说,我们强烈支持美国这个历史悠久的两党委员会欢迎符合国家安全的外来投资,包括来自中国的投资;外来投资给美国人带来明显的经济利益,包括数百万个高薪工作岗位。
公开信试图详细解说华为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任正非是怎样一个人。公开信说,他生长于贵州省“边远山区”的一个县城,曾经在解放军工程兵部队服役九年,之后在1987年以2.1万元人民币创立华为公司。有着在军队服役经历的CEO,无论在中国还是美国,都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最后信中写道:我们一直希望美国政府能够全面地公开调查华为,产生明确的结论,无论这个结果最终是否有利于华为。
华尔街日报:
美国应说出掌握针对华为的证据
美国针对华为的各种行动与欧洲形成鲜明对比。在欧洲,华为已经赢得数家公司的合同,包括英国电信(BT Group PLC)以及Tele2 AB与Telenor ASA组建的瑞典合资公司Net4Mobility。2009年,华为拿到为加拿大贝尔(Bell Canada)修建一个移动网络的主要合同,此网络与温哥华冬奥会有关。
咨询公司BDA中国(BDA China Ltd)的董事长克拉克(Duncan Clark)说,令人惊讶的是,华为已经是全球领先的电信设备供应商,但在美国却没有开拓出具有实际意义的业务。在克拉克看来,华为面临的困难在于美国电信业的保护主义本质。他还举出了2006年法国阿尔卡特(Alcatel SA)和朗讯科技(Lucent Technologies Inc.)合并时面临美国监管机构冗长审查的例子。
克拉克说,美国有关机构应说出实情,告诉大家他们掌握的针对华为的证据。如果在有关机构看来华为与中国军方有密切联系,那么我们都有必要知道这一点,并且有关机构应该向大家通报相关证据,包括向那些大量购买华为设备的美国盟国。
总部位于北京的营销战略公司沃尔夫亚洲集团(Wolf Group Asia)的首席执行长沃尔夫(David Wolf)说,如果想要说服美国监管机构支持自己,那么华为还要更加努力才行。问题不是出在设备上,而是公司本身。同中国许多其他企业一样,华为的透明度还是没有达到美国期望的标准,所以自然会有怀疑。仅仅郑重声明公司和中国军方没有联系还不够。
发表于2025-07-03 14:23:44
发表于2019-06-04 11:21:00
发表于2019-06-04 10:05:00
发表于2019-06-04 09:03:00
发表于2019-06-04 08:29:00
发表于2019-06-04 06:47:00
发表于2019-06-03 22:00:00
发表于2019-06-01 13:59:00
京ICP备11027698号 CopyRight 2010-201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