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更多

被Web2.0所刺激 浏览器大反攻

关键词: 浏览器

发表于2016-08-16 22:40:40 0 0

为了提高上网速度,人们习惯性的对浏览器挑来拣去,更因此到各类专业BBS搜集浏览器速度评测信息,而每年类似的评测也不一而足。连一直自认为处在垄断地位的微软都发觉浏览器并非那么鸡肋,而不得不让IE7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在网上炒的火热的火狐、傲游等著名浏览器,虽然在应用工具上占有人性化的优势,但在体积上依然无法得到有效的控制。火狐、傲游在中国似乎没有找到消费者的真正需求。


近阶段,一直明目张胆跟微软叫板的Google终于推出了界面更具亲和力的浏览器,虽然在兼容性上还差强人意,但至少将浏览器从冷冰冰时代带入到了热力时代,人们能从全新的人性化界面中找到自己最熟悉的工具显示方式,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更重要的是,Google浏览器还解决了自身体积问题,与上述几个主流浏览器动辄十几兆的资源站用空间相比,Google浏览器几百K的体积显得格外纤细,但这还远远不够。


相对于网络普及率高的西方国家,中国网民更习惯看到简练快捷的浏览器,一旦界面的人性化工具多的让人眼花缭乱就会让人产生烦躁情绪。因此,类似于Google浏览器的“裸奔类浏览器”在中国逐渐形成了气候,将一些不常用的信息隐藏起来是裸奔浏览器的特性,这大大缓解了电脑的可怜资源。然而,即便是裸奔浏览器也无法让常用工具减负,毕竟这些常用的工具必须装在使用者的电脑里,随时使用随时调用。但事实上,这件事儿被人类的IQ解决了。


目前,正在业内悄然流传的iQ浏览器将这一问题轻松解决,不但将不常用的工具隐藏,还将一部分常用的工具挂在网络服务器上,应用时再从服务器上调用,大大减轻了浏览器的体积,节约了电脑资源。更重要的是,这种利用网络服务器保存工具及信息的方式,也让“网络知识、网络收藏”能够随时随地的调用,只要安装了iQ浏览器,你的重要信息以及收藏夹就随时随地调用,无论你用哪台电脑。当然这种类似于Web2.0的浏览器工具,也用网络密码规则保护着你的所有隐私,你根本无须在下网后,清除临时文件夹及网址信息,更不需要隐藏你的收藏夹,这一切的一切都被“iQ浏览器”远端的服务器所保护着。
 
也许“iQ浏览器”的灵感来自于传统裸奔浏览器与个人BLOG的结合体,但至少这种方式将是未来的一种趋势。因为对于iQ浏览器的使用者来说,他需要做的只是增加一个注册信息一份密码,如同你又开通了一个邮箱或登陆了一下自己的博客。随后你就可以顺利的将在单位来不敢看的网络信息,带到家里来看,或将家里查到的视频,带到网速更快的单位去看,总而言之,这是浏览器对Web2.0做出的一次反攻,如果msn和QQ的聊天记录也能做到这一点,我们在重装电脑系统的时候也许就不用保护C盘信息了。

0条评论发表评论

热门文章

京ICP备11027698号 CopyRight 2010-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旗下网站:www.sendto.cn(公司网站)www.jiuye.net(就业数字图书馆)

合作单位: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