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更多

闪婚三天即现矛盾 大众点评员工前途堪忧

关键词: 大众点评 矛盾 前途

发表于2016-10-18 01:10:47 0 0
这场资本方为推手,高层表面和睦一片的梦幻结合,终于在基层员工处显露出现实的一面。两家公司加起来近25000人的基层员工,他们能和平共处吗?有人关心他们的未来吗?
            

  从10月8日宣布合并到今天不足一周,闪婚后的美团和大众点评,这对曾经打生打死的小两口日子过得好吗?答案是:并不。


  10月10日下午,合并后的第三天,微信朋友圈一张截图给这场最高涉及170亿美元估值的合并泼了一盆冷水。一名美团的城市经理在朋友圈里表示,虽然美团与点评已经合并,但双方依旧独立运营。并且,特别要求美团商户,拒绝大众点评人员以“我们已经合并”为理由要求合作的请求。


  这场资本方为推手,高层表面和睦一片的梦幻结合,终于在基层员工处显露出现实的一面。两家公司加起来近25000人的基层员工,他们能和平共处吗?有人关心他们的未来吗?


  美团员工寸土不让,内部竞争点评堪忧


  美团与点评合并的第一时间,网络上便出现一个段子,说美团一名员工,觉得压力太大,跳槽去了节奏舒缓的大众点评,过完十一假期回来发现两家公司合并了!他现在正在考虑要不要去百度糯米。


  段子只是段子,但段子背后却隐含着两家公司大相径庭的企业文化和工作节奏,无疑在强压之下,美团的员工更具有狼性和压迫性。美团由于在高频交易领域的强势地位,虽然合并后的点评依旧可以在这一领域与美团展开内部竞争,但从朋友圈这一声明就可以看出,点评想渗透美团的传统优势市场将十分困难。


  未来点评员工在开展业务时遭遇的阻力不仅有竞争对手,甚至还有自己的上层。届时在业务开展方面,点评员工将遭受来自美团自下而上的打压,在高频交易领域与美团内部竞争,只是一句空话——点评拿什么去竞争?


  职能与岗位高度重合,裁员不可避免


  尽管双方宣布,未来的新美大将由王兴和张涛担任联席董事长和联席CEO,然而分析人士却认为,结合张涛此前希望独立发展的表态,他很可能是“最后一个”知道合并消息的人。正如优酷和土豆合并时,古永锵和双方的投资人已经达成共识之后才将交易告诉王微。


  稍微了解点优酷土豆、滴滴快的合并历史的人都不难看出,双CEO很难持久。滴滴快的合并后,原快的CEO吕传伟很快就宣布退出。优酷土豆合并之后,也是只闻优酷笑,不见土豆哭。王兴固然是强势之人,但据内部人士透露,在点评内部,张涛开会从来都是一言堂,很难想象这两个强势的人如何共处。


  可以预见的是,无论王兴和张涛日后因何种原因产生矛盾,作为本次合并案的幕后撮合方,投资人更为关注的一定是市场份额更为领先、团队更善于冲锋陷阵的美团和王兴,届时张涛将极有可能抽身退出或被迫出局,至少也是被边缘化。之后,点评的员工无疑是摊上了一个“脾气暴躁”的后爹,在工作职能和岗位高度重合之下,内部晋升渠道、资源倾斜,如何取舍想必只能见仁见智。张涛在合并之后力主的“确保人才不流失”,只能是一句空话——投资人没有养闲人的钱。


  期权如何行使,充满未知变数


  除了摆在眼前的业务竞争和未来高层变动的未知外,在两家公司内拥有一定位置手握期权的中层以上管理人员,他们的前景又如何?


  早在2013年8月份,美团网前青岛城市经理汉叔就曾发文《曾经,汉叔和你一样是如此的深爱着美团》,揭露美团在没有任何通知的情况下,于2012年4月擅自将汉叔的期权直接作废。而如今,美团和点评,尤其是点评员工的期权,未来如何行使,也成了未知。


  合并声明中,美团与大众点评将成立一家新的VIE架构的公司,双方投资人将权益注入到新成立的公司中。也就是说新公司代表了双方投资人的权益,而美团与大众点评两家公司将成为新公司的关联公司。这意味着未来IPO的上市主体将是新成立的这家公司,而不是作为关联公司的美团或大众点评。但是原来美团和大众点评与员工签署的期权协议只能各自关联公司内交易,而不能在上市公司中交易。


  财经人士分析称,对此,手握两家公司期权的员工有两种方式解决:以点评为例,一是这名员工与点评约定价格,由点评对股份进行回购。另一个办法是报经上市公司的董事会批准,将这名员工在点评的股份以某种价格和比例在上市公司的股票池中进行转换。通俗一点来说,过去你聪明点、勤奋点、运气好点加入一个不错的创业公司,3-5年下来基本可以累积一笔不错的财富了,现在除了这些条件外,恐怕还得跟一个靠谱的老板才行。美团员工也许并不担心,但如果是点评的员工,想依靠期权一夜暴富,恐怕还是一句空话——董事会上有人为你争取吗?


  曾经街头大打出手,如今怎能和平共处


  除此之外,两家公司基层员工长期的“仇恨”,恐怕也不是简单的资本层面的合并能化解的。2014年6月、8月、9月,多地连续发生多起美团外卖员工与大众点评投资的饿了么员工武斗事件,2015年6月,美团与大众点评的员工更是直接上阵,大众点评甚至为此事向美团发出律师函。


  管理层也许可以在资本的强压之下握手言和,但基层员工这么多年“打成一片”培养的“感情”,恐怕不是那么轻易就能够消减的。


  从当前的业务竞争到个人晋升渠道,再到职能与岗位的去留与裁撤,乃至日后期权行使的难易与否,美团员工似乎在合并之后对点评员工存在明显的优势。也不知道段子里从美团跳槽到点评的那位,现在是否后悔了。


0条评论发表评论

热门文章

京ICP备11027698号 CopyRight 2010-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旗下网站:www.sendto.cn(公司网站)www.jiuye.net(就业数字图书馆)

合作单位: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