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论坛曝出国内某知名IM云服务供应商停止对客户维护,反馈问题无人回应。该供应商此前因推出免费IM云服务而受到不少关注,但仅仅两个月时间,便做出业务撤销、调整。从其专属论坛上可以看到官方的回复,称目前准备将客户转移到另外一个IM云服务产品上,而这无疑加大了客户转移数据的成本和不稳定性。
事实上,近年以来,随着IM云服务领域竞争的加剧,“免费”项目成为不少公司的竞争策略,但是问题和隐忧也随之而来:不稳定、无契约精神、产品经常变动带给开发者、接入者很多不确定的风险,难以保证用户体验。今年,包括腾讯、网易都加大了对IM云服务的投入,腾讯开放了部分IM云服务项目;而网易推出专门的“网易云信”,把十余年积累的IM开发运维经验对B端市场开放。从某种角度讲,大佬们的进入或将一改IM云服务领域由创业公司充斥的局面,使这个市场回归围绕品质本身的竞争。
C端市场的“免费策略”能否打动B端市场?
“免费”、“补贴”是互联网to C端市场最常用的竞争手段,从O2O应用火热的补贴大战就可以看出来。百度今年7月曾宣布,将在未来3年内对糯米业务追加投资200亿元人民币,这200亿中至少60%会给糯米作为补贴、广告、营销等抢市场之用,剩下的40%会拿来投资电商、传统零售、O2O项目等。
显然,这是因为C端更在乎生态。面对大众市场,竞争激烈的互联网应用尤其需要在短时间内积累了广泛的用户,形成口碑相传或社交生态圈。“免费补贴”的让利措施对于个人用户来说既实在又具有吸引力,故而行之有效。
那么B端在乎什么呢?不同于个人用户的逐利行为,B端市场采用IM云服务的产品最终仍要面对C端市场,产品是否好用、服务响应是否及时直接关系到用户体验,节约成本并不是第一位的。何况,任何针对B端市场的免费尝试,都面临着要么提供服务的企业难以承担成本、要么有限的免费服务难以真正打动客户的局面。
IM云服务产品主要立足于各类互联网应用需求,帮助其接入相应的即时通讯功能,比如类似QQ、微信一样的基础IM功能、基于三大网络运营商的短信验证码、专线电话、在线教育中的音视频应用等。而且,IM云服务不同于一次性买入,需要更多的后续维护、突发状况应对。而免费服务的隐忧在于:没有契约,服务可能随时会被撤销、调整;功能简单,仅仅停留在试用阶段;出了问题无人维护,对接入者的产品体验影响较大。相信这是任何想要长远发展的互联网企业都不愿看到的。
IM云服务持久战将回归“品质本身”
就像选择个人云,安全永久地存储数据是最基本的需求。B端市场的IM云服务同样是如此,甚至要求更高,互联网行业瞬息万变的格局中,一家发展前景不明朗的产品很有可能带来数据丢失、被迫转换平台的风险。目前,国内几家领衔IM云服务的创业公司都已经融资到A轮或B轮,而更多的小型创业公司达到数十家之多。按照互联网行业的发展规律,市场上最终总会留下一两家独大,其他家相继死去的局面。
今年,拥有多年IM经验的腾讯、网易两家公司都加大了对IM云服务的投入,腾讯云基于QQ的音视频通话能力和消息服务能力开放SDK,面向企业用户提供IM云服务。网易推出专门的“网易云信”产品,集中216位资深工程师,把十余年积累的IM开发运维经验对B端市场开放。从产品服务项目看,网易云信更为全面,且有专门工程师负责24小时技术支持和运维服务。
这意味着,从今年起,IM云服务市场的竞争格局已经多少有些变化,不再停留于创业公司围绕着“免费”的厮杀上,未来将是回归品质本身的“持久战”。创业公司面临着互联网巨头的压力,而互联网巨头之间也将通过不断推陈出新进行竞争。
有行业专家指出,IM云服务创业公司的未来已经和现有的客户捆绑在一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原因在于:已经选择创业公司IM云服务产品的互联网应用迁移成本非常高,除非发生难以解决的问题,否则基本不会转移。而新的开发者无疑将倾向于选择巨头推出IM云服务产品。
只是眼下,腾讯看上去并没有投入太多精力在B端市场,阿里仍在调整社交产品布局,巨头中只剩下网易冲在前面了。作为PaaS级云计算产品,网易云信会不会像阿里的IaaS级云服务器一样成为下一个潜在风口,值得观察。
发表于2025-07-03 14:23:44
发表于2019-06-04 11:21:00
发表于2019-06-04 10:05:00
发表于2019-06-04 09:03:00
发表于2019-06-04 08:29:00
发表于2019-06-04 06:47:00
发表于2019-06-03 22:00:00
发表于2019-06-01 13:59:00
京ICP备11027698号 CopyRight 2010-201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