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的新疆建设兵团因为他的降生增添了喜庆的气氛,他也因此而得名——田大庆,他一出生就与国家的时代节点联系到了一起,几十年后的今天他依旧将自己的事业与国家紧密相连。
要为国争光
他曾是曙光信息(也就是现在的中科曙光)的总裁,后来又参与了国产自主研发的通用CPU龙芯的工作,如今创立达沃时代,做起了国产自主研发的企业级存储,成为中国存储力量的一部分。
田大庆告诉笔者,他受的教育是爱国教育,要做能为国争光的事儿,他性格里有争强好胜的一面,比如他当年一心就是要上最好的中学,最好的大学(北大),曾作为中长跑运动员的田大庆让笔者认识到这是一位意志坚定的六零后,现在我们亲切的称他为“老田”。
达沃时代总裁田大庆
国家之于他有着非常的感受,他不能理解为什么中国人不支持我们自己的东西呢?为把中国的小型机推销出去,他曾经守在客户门口三个小时,为的是争取一个投标的资格,但客户并不买单。多年后才能理解,“确实是因为当时我们的产品与对标产品的差距太大,能理解客户的选择。”田大庆表示。
他开始意识到,当爱国的理想遭遇现实,市场并不会为爱国热情开绿灯,可能正是看到了中国与外国科技公司之间的差距,才使得老田更想做中国人自己的真正的好产品,在曙光信息,在龙芯,都可看做是尝试,为了更好的做事儿,所以不计得失地出走曙光,老田说,成立公司不为挣钱,为的只是真正的做些事儿!
要做中国的技术,要从存储开始
怀着对科学技术的热忱,2010年田大庆创办企业级存储公司达沃时代,达沃时代的“沃”意为土壤,要为上层应用做好数据的土壤。
数据作为IT服务的基础,已成为企业宝贵的资产,然而数据存储技术有封闭性和复杂性,存储技术的门槛非常高,为什么要做数据存储服务呢?
之所以选择存储创业,这是因为存储迎来了变革的时代。田大庆表示,全世界都认为存储要大洗牌,存储要发生大的变化的,这是机会。
计算无可争议地转向X86架构上,网络方面SDN做了很多年也足够好,然而存储变化一直很小。现在存储变革的时代来了,闪存从介质层开始带来存储形态的变革,软件定义存储将存储的重点转移到软件,传统存储大公司并不能主导软件定义存储的大潮,新兴公司不断涌现也在一遍遍佐证,如今正处在因为技术变革带来的机遇点。
实际场景中,云存储,大数据存储和复杂数据类型的存储,又从应用需求的角度对存储提出要求:云场景下关键是存储,云的计算和网络可以拼装,存储需要数据共享,存储的技术要求非常高,存储的云化是私有云的核心,传统存储做不到;大数据加上大数据分析能带来许多美好的想象,但存储仍是最基础和关键的瓶颈;非结构化数据的增多,传统的块存储以外,文件数据在快速增多,这也为数据存储带来挑战。
超融合的发展是这次存储变革的阶段性产物,超融合主要的目标用户就是采用三层架构的用户,但是替换很难,所以超融合要从更简单的部分入手,从边缘业务入手,来解决整体方案交付麻烦,降低成本,保证日常维护等问题。达沃时代今年推出的超融合产品小金刚就是很好的案例。
达沃时代的小金刚是基于云的微数据中心,所谓微数据中心是指小金刚形态虽小、五脏俱全,它具备了一个完整数据中心的所有功能,包括计算、网络以及存储,实现存储和计算的无缝融合,同时在小金刚上还可以集成云管理平台,实现资源池化、审阅、调度等功能。小金刚仅需三节点而不需要万兆交换机,三个X86服务器节点之间通过万兆网线两两互联,省去了万兆交换机所以节省了购买成本,减少了部署和运维成本。看似简单,但它建立在达沃时代多年做存储的技术基础之上。
达沃时代的产品线一方面聚焦微型数据中心,开箱即用。另一方面聚焦海量规模存储,除了刚才提到的小金刚,还有海量存储,在这一方面也有很深的技术积累,可以存储上十亿的文件而保持较高的性能表现。
田大庆将小金刚产品的市场定位描述为“一尺宽,十米深”,锥子型策略。它的主要定位群就是中小企业和大机构的分支机构,例如银行支行、电影院、酒店,帮助上层机构统筹管理分支机构,超融合让分支机构的IT设施做到小而美。据老田介绍说,小金刚虽然刚开始做,但意向用户很多。
要做国际性的大企业
达沃时代始终认为开源的产品商业化不可行,所以更多强调自主研发,自主研发对比开源技术的研发绝对优势在于能在任何时候解决问题,自主研发是很难,但有技术信仰的老田相信,梅花香自苦寒来,死磕难处才能出成绩,就是要做中国的存储技术。
达沃时代有上市的准备,但并不很关心上市,更关注研发力量,每年在研发上的投入约为两千万,达沃时代的研发团队为70人,在国内的规模属于领先水平,其中核心技术研发人员40人,团队成员有在国内知名的存储公司的工作经历。
达沃时代是一个技术型的公司,那么从技术到产品的跨度有多远呢?达沃时代重视技术研发,在技术上很有自信,之前是往别人的产品中输出技术,如今自己打磨产品之后才发现了做产品的难,认清了现实和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也标志着企业走向成熟,这是达沃时代未来做世界级的公司的道路上必须经过的一步。
达沃时代的目标是做国际性的企业,虽然离目标尚远,但已经获得了国际级伙伴的认可,在合作伙伴中我们看到了许多知名的国际厂商,比如VMware,浪潮,新华三,英特尔,思杰等等,可见离目标似乎又近了一步。据了解,达沃时代的分布式文件系统非常受认可,自主研发获得了大家的认同。
爱国的话题看起来有点不够时尚,但这是永恒的话题,放在当下或许应该这样问:要不要做国产自主化?政策的导向是要!但是,客户和市场要看中国的产品究竟如何,这个成立六年的公司抓住企业级存储技术的契机,靠自主技术,做事!
发表于2025-07-03 14:23:44
发表于2019-06-04 11:21:00
发表于2019-06-04 10:05:00
发表于2019-06-04 09:03:00
发表于2019-06-04 08:29:00
发表于2019-06-04 06:47:00
发表于2019-06-03 22:00:00
发表于2019-06-01 13:59:00
京ICP备11027698号 CopyRight 2010-201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