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更多

空鼻症患者行为艺术逼捐引争议 医疗专家:“空鼻症”是个伪命题

关键词: 行为艺术

发表于2016-12-15 09:31:08 0 0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肖水芳教授表示,医学界主流观点认为“空鼻症”是一个伪命题,“实际上‘空鼻症’只在网上流行而已,从专业角度讲,根本不存在这种疾病。”
            

  近两年,逼捐事件屡见不鲜。而近日,一群空鼻症患者以行为艺术的方式进行逼捐,引起了广大公众的关注。10月17日晚间,中国科技大学百度校招主题演讲会场内闯入两名不速之客,在喊了两声口号之后被安保人员迅速带离现场。据介绍,来访者是几位空鼻症患者及家属,其目的是要求百度捐款1500万美元,资助美国某生物实验室关于鼻甲再生技术的研究。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肖水芳教授表示,医学界主流观点认为“空鼻症”是一个伪命题,“实际上‘空鼻症’只在网上流行而已,从专业角度讲,根本不存在这种疾病。”


  据了解,这几位空鼻症患者自称部分患者因接受鼻甲切除手术而患上空鼻症,认为实施手术的医院可能在百度进行过商业推广。而此前,他们也曾致信百度,称他们找到美国威克森林大学安东尼.阿塔拉博士的干细胞再生实验室,能够研究鼻甲再生,但是研究经费需约1500万美金,希望百度能够给与捐助。不过,截止目前,他们并没有向百度出示任何能够证明其患病、医治的具体医院、治疗过程存在的医疗事故鉴定以及百度搜索医院等的相关材料。对此,百度回应称,目前已经将此事委托互联网调解中心作为独立第三方机构,帮助空鼻症患者们调查了解具体情况,寻求最理想的解决方式,百度也将积极配合取证。


  记者采访中发现,对于空鼻症患者提出的“鼻甲切除手术而致病”的理由,目前有多位医生提出异议。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肖水芳教授认为,所谓“空鼻症”患者,多由于慢性鼻部疾病反复发作,多次就诊均无立竿见影效果,“加之对治疗效果有较高的期望,没有达到预期要求时出现严重的失落感,甚至导致心理、精神方面的障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赵宇也强调,“空鼻症”并不一定是鼻甲被切除过多造成。


  事实上,“空鼻症”也并不是一个规范的疾病专业术语。记者调查了解到,在耳鼻咽喉科学界,目前远未就这一称呼达成共识。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周兵在此前接受人民日报的采访中也曾明确表示,“空鼻症是个未解之谜,应该是综合因素所致。”在这一点上,肖永芳教授也赞同此观点,“很多疾病都可引起鼻干、不通气等不适症状,这些非特异症状不能成为‘空鼻症’的诊断依据,国内外的学术刊物,没有任何关于‘空鼻症’循证医学证据的研究和说明。”


  此外,此次事件亦引发不少法律人士的关注,在他们看来,以行为艺术、甚至制造社会冲突事件的方式试图引起关注,甚至以“公益”的旗号造谣、诋毁达到“逼捐”的目的,并不可取。这极大地扰乱了社会秩序,也存在很大法律风险。此次百度遭逼捐的背后透露的是慈善焦虑,公众期待的应该是正确的慈善文化,而不是道德绑架。


0条评论发表评论

热门文章

京ICP备11027698号 CopyRight 2010-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旗下网站:www.sendto.cn(公司网站)www.jiuye.net(就业数字图书馆)

合作单位: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