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这个知识爆炸、信息过载的时代,书籍的多样化、易得性及信息化带来的时间割裂,让人们的阅读行为变得麻木滞后。越来越多的学者在怀念旧时读书人对于知识的渴求与执着时,也向这个社会抛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我们究竟多久没有为了一本经典好书而废寝忘食,多久没有在一番苦读中顿悟?
“我们现在提倡阅读,但事实上人生更多的可能是苦读,因为现在认真读书的人越来越少,所以我们回避了读书的辛苦,其实唯有苦读才能提升人的真正思考力。”上周,在百度与南大共同举办的“全国大学生悦读挑战赛”启动仪式上,南大社会学院院长周晓虹教授从“悦”读引申至“苦读”,揭示了一个真正的读书人该有的阅读精神。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院长周晓虹教授现场分享阅读感悟
学海无涯,“苦读”为舟:用短暂的生命去阅读有价值的书
晋代读书风气甚浓,前有车胤因小时家贫,在夏天以练囊装萤火虫照明读书,后有孙康在冬天常利用雪的反光读书,于是成就了“囊萤映雪”的千古佳话,更成为古人“苦读”的代表。
或许在旧时,导致“苦读”的直接原因是条件限制,但究其根本则在于古代读书人对知识的孜孜以求,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苦读,启人哲思。
而在今天,时代也赋予了“苦读”新意。随着生活的节奏加快,各类知识信息以喷薄之势汹涌而来,这就需要耐力和耐心让自我沉淀,摒弃外界的干扰,静心研读和消化不同的知识。同时,信息时代也带来了书籍的丰富性,周晓虹教授认为,人们在面临多样选择的时候必然产生困惑,但必须持有一份定力来化解这份迷惘。面对经典书籍,就应该像面对一些遥远的景点,像古人苦读诗书一样,要自我催生出一份意识:“如果我现在不去或不读,以后就没有机会了。”
“我们应该永远葆有对知识和读书的热爱,用短暂的生命去阅读我们应该读的有价值的书。”周晓虹教授指出,苦读的对象必定是那些有价值的经典读物,苦读的过程即是与智者漫谈的过程,在与他们的“对话”中,会产生对事物更深刻的理解和更深入的思索。
书山有路百度辟径:“悦读挑战赛”重构严肃阅读
纵有“苦读”之心,而寻不到真正有价值的经典读物便会让读书失去应有的价值。为此,百度携手南京大学共同发起“全国大学生悦读挑战赛”,以百度阅读平台的海量资源及百度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为支撑,以南大优质的“悦读经典计划”活动为依托,帮助读者在移动互联网快餐式、碎片化的阅读背景下,智慧甄选阅读内容,沉浸书本潜心阅读,提高阅读效率,在深度阅读中提升思维层次。
“悦读挑战赛”更是通过线上“读书时长PK”、“读经典写书评赢大奖”及“在线听书”等多种趣味形式,吸引广大大学生加入到阅读的队伍中,以此广泛辐射全社会,响应国家“全民阅读”的号召。
百度阅读坚持严肃阅读,推崇“有营养、有干货”的阅读理念,在本次的“大学生悦读挑战赛”中,分别从内容化、个性化和人工智能化三个方面提供了技术支持,以实现这一理念。在内容筛选上,百度与400余家权威出版社合作,从多达10万本候选书中严格甄选真正能够启发读者智慧,让大家具有沉浸感的优质书籍。而在个性化方面,百度通过书籍段落章节的提取构建了广泛的知识图谱,并根据读者的兴趣、爱好等特点,为读者匹配最适合的书籍。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书籍有如老友,形影相随、愁苦与共。还等什么,加入“全国大学生悦读挑战赛”,以书为伴,开启一段和智者的交心之旅吧!
发表于2025-07-03 14:23:44
发表于2019-06-04 11:21:00
发表于2019-06-04 10:05:00
发表于2019-06-04 09:03:00
发表于2019-06-04 08:29:00
发表于2019-06-04 06:47:00
发表于2019-06-03 22:00:00
发表于2019-06-01 13:59:00
京ICP备11027698号 CopyRight 2010-201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