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腾讯科技编者按】 GoPro或许从来不是一家“安分守己”的公司,明明是以运动相机打开市场,却拒绝被称作“运动相机制造商”。然而几经折腾,GoPro非但没能打破外界的刻板印象,反而销量一路下滑,陷入困境,以至于最近决定裁员以实现收支平衡。这家曾经的明星公司到底做错了什么?本文来自Fox Business及纳斯达克官网,由腾讯科技整合编译。/pGoPro到底差多少钱?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GoPro的运营成本。该公司管理层曾表示,预计2017年GoPro的运营成本将达到7.35亿美元。
如果我们假设毛利率会稳定在40%,那么该公司的年营收必须要达到18.4亿美元左右才能实现收支平衡。而根据第三季度财报,GoPro当季营收仅为2.406亿美元。
提价或许可以拉高利润,但随着Garmin、索尼这样的企业也开始推出运动相机,这一招对GoPro来说恐怕行不通。
提高单位销售量是另一个办法,但是从去年起,GoPro运动相机的销量就一路下跌,市场对运动相机的需求疲软也越来越明显,因此通过销量来实现收支平衡的路子同样行不通。
还有一条出路就是增加相机品类,或是推出像Karma无人机这样全新的产品线,这也是GoPro已经在做的事。
p style="text-align: center;"Karma无人机/p然而,GoPro的商业版图规划虽然十分美好,但其背后的盈利之路却从不平坦。
的确,GoPro用户上传了大量精彩视频内容,这些内容也从一定程度上成为了该品牌的广告。不过,用户喜欢看是一回事,真正上传视频的却不多,大多数用户没有习惯、也没有兴趣去上传视频,还有些人根本不会。
定位极限运动过于小众,但想做大众内容却没那么容易
与此同时,深谙极限运动市场规律的GoPro也深知,就规模而言,极限运动仍然属于小众市场,因此该公司一直试图让自己的设备触及更多普通消费者群体。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参与极限运动的用户把GoPro相机安在头顶/pGoPro用户从第一人称视角拍摄的视频截图
GoPro现在的最佳出路就是“断臂自救”
由于执行力不佳以及接二连三的运营失误,最近的GoPro已经受到来自投资人的巨大压力。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GoPro试图将业务触角扩张至硬件领域之外以及进军娱乐产业的举动均没有奏效。尽管GoPro对新业务展开了大笔投资,但它从来没有在财报中提及有关这些业务的有效营收数据。
应该说,GoPro现在就停止上述尝试或许会是该公司的最佳选择。毕竟,GoPro所选的这条路从一开始就不适合自己,而GoPro股价近期的回稳似乎也证明了外界对其断臂自救行为的初步认可。(综合/汤姆)
发表于2025-11-21 06:43:38
发表于2025-11-20 14:45:45
发表于2025-11-20 06:43:38
发表于2025-11-19 21:23:43
发表于2025-11-19 18:17:34
发表于2025-11-19 17:08:33
发表于2025-11-19 14:40:04
发表于2025-11-19 14:37:17
发表于2025-11-19 14:13:39
发表于2025-11-19 11:28:14
京ICP备11027698号 CopyRight 2010-201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