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更多

归国创业正当时

关键词:

发表于2012-07-06 00:00:00 0 0


归国创业正当时 


——来自2012中国海外学子创业周的思考


 


2012中国海外学子创业周新疆展区一角。


  ■本报记者 杨桂青 


  目前,海归创业,正在涌动成一股潮流。 


  在6月27—29日在辽宁省大连市举办的2012中国海外学子创业周(以下简称“海创周”)上,可见潮头。参加海创周活动的共有54个海外华人团体,1800多名留学人员,其中硕士以上学位的留学人员占90%以上,携带项目近800个。 


  社会各界也期盼海外学子学成归来。本次海创周吸引了1000多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人才机构代表,近百名“千人计划”专家代表,2000多名高新区和留学人员代表,67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代表,100多家国内创投机构代表,5000多名海内外企业嘉宾参加。截至目前,本届海创周签约项目共计800项,其中合同214项,项目意向书586项,签约金额约23.319亿元。 


  海创周由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小组指导,科技部、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务院侨办、中国科学院、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和辽宁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大连市人民政府和辽宁省科技厅等承办。教育部副部长郝平出席了开幕式。 


  海创周前身是“中国海外学子辽宁(大连)创业周”,2010年升格为中国海外学子创业周,自2000年首次举办以来,共签订4100多项合同,有5800多名海外学子通过海创周回国就业,共创办企业1900多家,获专利3700多项,累计创造价值6000多亿元。 


  各方支持让海归创业较易起步 


  “我爱这蓝色的海洋,祖国的海疆有丰富的宝藏……”说来奇怪,促成佳姆信息安全软件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建军从加拿大学成回国的,竟然是2007年春晚吕薇演唱的《我爱这蓝色的海洋》。“当时,我热泪盈眶,突然觉得祖国需要我,我一定要回来。”张建军说。 


  这并不是豪言壮语。他曾经在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作10年,深感我国信息安全整体上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选择在信息安全技术领域创业,除了因为自己是密码和数据安全专家外,还出于提升我国信息安全技术水平这样一种责任。他是第二届大连“海创工程”入选者。 


  “无论你飞得多高多远,回家总是快乐的。”海创周的这句标语,是赤子的心声。 


  想回国创业的留学生,何止张建军一人。据统计,从1978年到2011年底,留学回国人员总数达到81.84万人,回国留学人员人数占学生总数的72%。2011年度,我国各类留学回国人员总数达18.62万人,同比增长38%。 


  大连天衢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根2007年澳大利亚迪肯大学毕业后,在澳大利亚上市公司阿斯创矿业集团(Astron)担任行政助理。中国人在澳洲,一生几乎被规定好了,做白领,然后做中管、高管,快退休的时候才能达到本地人30多岁就能取得的成绩。所以,他决定回国创业。在国外创业并不容易,而国内的优惠政策使他的创业较易起步。他的“中国二手车综合电子交易平台”得到了大连高新区海创工程项目提供的200万元资助,并得到了配套厂房和办公室。 


  张建军的体会是:“海创工程在某种程度上是政府公信力对我们的一种支持,通过这种公信力在推广自己产品的时候,更加容易被用户接受。” 


  中央组织部副部长王尔乘说:“海外人才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特需资源,大力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来华创新创业是中央为更好地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 


  自2008年年底以来,中央组织部实施的“千人计划”已经分7批引进2263名海外高层人才,其中回国创业445人,创办高新技术企业400多家,主要集中在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高科技领域,成为推动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一支重要生力军。据不完全统计,“千人计划”创业企业注册资本总额已达163.34亿元,年度研发投入总额为55.66亿元,总营业额已经从2009年的227亿元上升到2011年的632亿元,累计实现利税98.6亿元。 


  在国家支持政策基础上,各地也在努力形成自己的地方政策,千方百计招揽人才。据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人才办公室钱昊介绍,南京出台了“321”项目吸引海归创业,计划用5年时间引进3000名领军型科技创业人才,重点培养200名科技创业家,加快集聚100名国家“千人计划”创业人才。为入选“321”计划的人才免费提供3年不少于100平方米的工作场地和不少于100平方米的人才公寓,重点项目给予200万元启动资金,不低于300万元的创业投资,不低于300万元的融资担保,并在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 


  融资是创业的一大瓶颈。据上海市张江高科技园区管委会主任彭崧介绍,他们为突破融资瓶颈,一是发挥金融系统的支持功能,探索建立了“银政合作+政府担保+小额贷款”的金融支持系统。二是发挥国资创业投资的引导功能,5年内对高端人才创业提供10亿元股权投资基金。 


  在各种政策的推动下,海归创业取得了显著成效,北京、上海、天津、大连、无锡等国家级创业园孵化出了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留学人员企业。据科技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王志刚介绍,2011年末全国共建成各级各类留学人员创业园160余家,入园企业超过8000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总数达到2158个,2万多名留学人员在园内创业。 


  但并不是所有地方都能如愿吸引到海归人才。新疆乌鲁木齐市组织了42家企业150个需求项目参加海创周活动,他们特意把展区布置成轮船的形象,隐喻“扬帆出海”的愿望和决心。但要想招到所需的海归人才,并非易事。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处长陆鸿雁认为,这种局面一受企业家的眼界以及软硬件环境制约,二因宣传不足,很多人还没有广泛认识到新疆发展对国家长期稳定和经济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 

0条评论发表评论

热门文章

京ICP备11027698号 CopyRight 2010-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旗下网站:www.sendto.cn(公司网站)www.jiuye.net(就业数字图书馆)

合作单位: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