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更多

魅族裁员10%是为上市冲刺,还是为战略失误买单?

关键词: 战略

发表于2017-03-31 11:39:00 0 1


魅族副总裁李楠用“失误”两个字来形容2016年的魅族战略,并把希望寄托在2017年。有媒体援引魅族相关人士的解释称,公司准备上市,在人力资源成本、产品销量、市场投入上都有新的考核指标。


2017年刚过去一个季度,手机企业魅族已经裁减了10%的员工。


3月27日,魅族相关人士对媒体证实,公司进行人才结构优化,裁员比例从原来的5%提高至10%。


魅族内部沟通办公平台上的员工数量显示,年初尚有4400人左右,至3月24日已变成4000余人。


2016年销量暴增,为何还要裁员?


2016年初魅族曾进行过一次大规模高调裁员,魅族提前发表声明称进行裁员,但裁员比例不超过5%,而且为被裁员工提供年终双薪和离职补偿。而这一次,魅族没有向外界透露任何信息,低调大规模裁员。据知情人士透露,此次魅族裁员行动,一线销售成裁员“重灾区”。


2016年初魅族族希望通过拓展社会渠道来提振销量,开始大规模招聘促销人员,2016年8月份,魅族平台公司的在职促销人员为1825人,而到了当年11月份,已增至近3000人。短短数月时间,促销人员的规模提升了60%。但促销人员的增加并没有带来手机销量的匹配性增长,2016年魅族下线市场的销量依然一塌糊涂。似乎裁员成了最合适的解决手段,魅族不断裁撤线下渠道规模,魅族去年一心想要建设完善的线下渠道或将流产。


据官方数据,2016年魅族共卖出了2200万台手机,未进入市场前五。


而老员工爆料,魅族手机2016年实际销量为1990万部,如果不包括魅蓝系列,销量不到300万。可见虽然魅蓝系列在低端市场颇为成功,但是魅族在高端机市场并没有做好。在利润低廉的低端手机市场,魅族虽然销量可观,但实际利润低的可怜。


为上市做人才结构优化


在本次裁员消息传出前,魅族在深圳成立的智能硬件部门被重新合并到珠海总部,深圳的员工部分搬回珠海,也有部分员工不愿意去珠海,选择了离职。部分员工对这次裁员感到不满,称这次裁员没有非常明确的衡量标准,而是在分配指标。


针对这次裁员,记者采访了魅族相关负责人。该负责人表示:“裁员10%的说法的事实,主要是因为公司进行人才结构优化,优化组织结构是比较正常的一个人事行为,只不过从去年的5%提高到了10%。”


有媒体援引魅族相关人士的解释称,“公司准备上市,在人力资源成本、产品销量、市场投入上都有新的考核指标。人力调整方面主要是结合人力结构的饱和度,从控制人力资源成本的角度做出的调整。在这个过程中,也在增加新的校招、社招名额。现在调整已经基本完成,公司与离职员工的赔偿、谈话、沟通工作基本完毕,赔偿都是按照劳动法标准进行,可能有些员工情绪上有点偏激。其实是一个比较正常的流程。”


对此,魅族官方未予置评。


今年,魅族会踏踏实实做产品吗?


不过,魅族的上市计划一直较为明确。2015年魅族引入阿里巴巴作为战略投资者,就已经有了登陆资本市场的计划;2016年魅族又引入了天音控股作为股东。2016年伊始魅族创始人黄章现身公司年会,并提出了“稳增长,创利润,挺进IPO”的计划,登陆资本市场的方向明确。但要在A股上市,需要有更好的盈利表现。


根据天音控股披露的信息显示:,2015年魅族科技资产总额72.25亿元,负债总额88.93亿元,净资产负16.68亿元,收入168.01亿元,净亏损10.38亿元;2016年上半年净亏损3.04亿元。根据交易估算,魅族当前估值约305亿元。


2016年下半年,魅族业绩出现逆转。今年初,魅族总裁白永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2016年公司重新开始盈利。白永祥还表示,接下来魅族将有上市计划。


有分析认为,这次裁员也说明,魅族接下来要向利润为中心靠拢。2016年,魅族千元新品发得太过频繁,导致单款手机的量做不大,另外魅族的管理效率与一线品牌相比也有差距,产品线紊乱。魅族副总裁李楠用“失误”两个字来形容2016年的魅族战略,并把希望寄托在2017年,他去年底表示“魅族明(2017)年将控制其销量增长,预计目标销售2500万部,与今(2016)年暴增350%相比,将仅增长25%。”


早前白永祥接受采访时称,在量和质的选择上,质是大于量的,持续的盈利更重要,今年新品数量要少于2016年。


据悉,黄章今年给出的指导意见是,“踏踏实实做产品,老老实实做营销。”

0条评论发表评论

热门文章

京ICP备11027698号 CopyRight 2010-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旗下网站:www.sendto.cn(公司网站)www.jiuye.net(就业数字图书馆)

合作单位: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