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

更多

张爱玲借李安电影还魂 《色戒》热闹之后的余烬

关键词: 张爱玲 色戒

发表于2017-01-03 08:09:53 0 0


如果说郑苹如和丁默村,烈士杀汉奸,是《色戒》的前世,那么张爱玲借李安的电影还魂,编一出间谍爱特务,就是《色戒》的今生吧?
  
  因为有了郑欲杀丁而反被杀的血腥真相在,再看这一则女间谍爱上特务,手下放生的故事,就多少心理有些不畅。当然,如果能脱离当时的时代背景来看,《色戒》会是一个好故事。李安也仍是一个出色的好导演。
  
  张爱玲的这个故事本身是编得非常牵强的。她重点是借一个事件,吐露自己的心声。数十年世事两茫茫,她却是“不思量,自难忘”。对胡的一段露水姻缘,始终耿耿于怀,无法放下。说是执迷不悔也好,说是豁然开悟也罢,伤痕到底是存在了。
  
  电影里,六个愣头青的大学生,为报效国家,一身热血,想到去暗杀特务,还用上了拙劣的美人计。他们以为王佳芝成功打入了特务内部,却不想老谋深算的老易不是吃素的,他的嗅觉比警犬还敏锐呢。我始终以为易一开始就知道这一场闹剧的。只不过,这只贸贸然送上门来的猎物太可爱了,太鲜嫩了,他不忍心一刀解决,而是虚为委蛇,慢慢逗玩。
  
  而王佳芝也以为凭自己的姿色成功吸引了老易,她的成就感让她对自己扮演的麦太太更加钟爱,也更加投入。咖啡馆里的约会,裁缝店里的欣赏,车里两两的低语,擦身而过的四目交会。。。。。。所有的前戏都在默契地酝酿,她在角色里迷醉而渐渐忘记了自己是女学生王佳芝,肩上还有政治使命在呢。
  
  僻静的公寓里,她知道关键的时刻来到了,却不是惊惶和绝望,也不是激动和愤恨。所有的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全部塞在心头,理不出一丝头绪。纵然她考虑得再周全,也万想不到他居然用这样激烈的手法来对待自己。他下手为为什么这样狠?动作为什么这样激烈?语气为什么这样急迫?
  
  ——我宁愿相信,这是易对她的恨。是的,是恨。因为他已经知道了她的身份,知道了当初在香港她是有意接近他。那么,到今日三年之后,她还想来引诱他。此恨之一。事隔三年,自己身份已然不同,虽明是升,实则是降,彻底沦落为日本人的傀儡了。可自己居然还是对她情有独钟,念念不忘。明知不可为,而欲为之。此恨之二。今日非昨,四周处处是明枪暗箭,杀机四伏。稍不慎就有杀身之祸。可这白纸一样的小女子怎么就这么糊涂,不懂得爱惜自己,把自己往火坑里送!此恨之三。
  
  易也不知道,有了恨就有爱。爱恨不过是一掌的两面,虽是截然分开,却又经脉相连。
  
  之后,情天恨海,一发不可收拾。她不是没有过抗拒和犹豫的,她节节败退,他步步紧逼。他出差两天,她就魂不守舍。她觉得自己被一股巨大的磁场所吸引,身不由已地向他靠近。就象是误入一团深不可测的泥潭,挣扎和扭动只会让她更快速地下沉。
  
  心被锯成了血淋淋的两面。一面正,一面反;一面明,一面暗;一边是烈火熊熊,一面是冷雨森森;一边是万人称颂的天堂,一边是万劫不复的地狱。千万重的担子压在她一个小女子的肩上,而她又无依不靠,无亲无友。她要倾诉,她想逃避,却发现,早已没有了出口和退路。
  
  是他们,把她活生生地推入了易的怀抱!
  
  在日本人横行的沦陷区里,在榻榻米的房间里,她为他唱一曲《天涯歌女》。我以为这是《色戒》里最重要的一节,有着非常明显的李安特色的情节。它所暗蓄的含义是,两个彼此是猎手和猎物关系的对手,从身体肉欲的发泄占有,到达了彼此心灵的共鸣和升华。
  
  山河破碎,身世飘蓬,前途黯淡,满目萧条。知音唯有眼前人,为君翻得琵琶语。易纵是汉奸,心硬成石,百炼成钢,也禁不住此时此景所触动的伤感。一曲听罢,效江州司马青衫湿。
  
  记不记得,易曾对王说,我比你更懂得如何做娼妓。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易与王在日本人喧哗嘈杂的气氛里,惺惺相惜。仿佛是污泥里开出的一枝并蒂莲,从身体的交融而上升到心灵的交融,彼此怜惜,靠近,取暖,慰藉。
  
  而后来一只鸽子蛋的巨钻,更是两人情浓至深的高潮。与其说王被巨钻打倒,不如说她被易的深情所击倒。她以为这个男人是爱她的了。
  
  而事实上呢?李安的意思是,乱世之中,哪里能奢谈“爱情”。连掌心里仅握的一点温暖都是稍纵即逝的。须臾之间,成敌我。一声枪响,格杀勿论。虽是不得已,却也是无能为力。于是,再浓的恩爱情怨,终飞溅出来化作一滩鲜血。
  
  书里写道:"他一脱险马上一个电话打过去,把那一带都封锁起来,一网打尽,不到十点钟统统枪毙了"。真个是老辣的资深的专业特务。做事干脆利落,不留痕迹。“统统枪毙”四个字,更是石破天惊,读得人心发寒,想天地之阔大,相比个人之芥末,到此算真正看透。
  
  
  好在结局里还是有一点温情在。结局写的是:一群太太们说笑着:不吃辣的怎么胡得出辣子?喧笑声里,他悄然走了出去。“悄然”一词,个中有千言万语可回味。
  
  而电影里李安处理得更多情。易一个人在合欢床上静坐,眼有泪光。
  
  电影试图要拍出汉奸也有爱,所以处处有掩着面纱的温情。而在张的小说里,易只是对王有宠爱。多一个“宠”字,就全然不同了。如果能把易汉奸和张的胡汉奸作一比的话,老实说,胡远不如易呢。所以小说冷冽严峻,还原了当时形势下的真实残酷的面目。而电影温情脉脉,是太平盛世里回首过去的一点怀旧和感念。说是人性复杂,也是各花入各眼,冷暖自知了。
  
  说到底都是无奈,都不过是时局里的一枚棋子,风云变诡,世事无常。他和她的命都不在自己手上。易和王是,张和胡亦是。

0条评论发表评论

热门文章

京ICP备11027698号 CopyRight 2010-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旗下网站:www.sendto.cn(公司网站)www.jiuye.net(就业数字图书馆)

合作单位: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