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名状 ! 何谓投名状?
四大名著之一的强盗小说《水浒传》中有如下解释:
“但凡好汉们入伙,须要纳投名状,是教你下山去杀得一个人,将头献纳,他便无疑心,这个便谓之投名状。”
而初入伙的林冲不忍滥杀无辜,差点被逐。
《水浒传》毕竟是几百年前的封建时代的作品,局限性那是必然的。可一向以打着发扬精神文明的旗号的央视在90年代拍摄的同名电视剧却百分百的取其糟粕,舍其精华。影视是再创作,改编原著是理所当然,可是央视的修改风格是最该改的不改,不该改的地方却又改了个支离破碎,狗尾续貂。
央视拍剧,表现人物一贯都是非好即坏,他们认为是好的,就拼命去歌颂;他们认为是歹的就卯着劲贬低。如《汉武大帝》的主题歌词居然有这么两句:“你燃烧自己,温暖大地,任自己成为灰烬.....”,对一家一姓的封建帝皇如此不顾事实的肉麻吹捧,就差没说他是人民的大救星了、同样的还有《康熙王朝》中的“向天再借五百年”,主创人员思想上的腐朽和无耻加无知由此可知,好在某个擅长“假,大,空”的词作者因犯罪铛啷入狱,真是绝妙的反讽。
当年我在看央视《水浒传》中武松血溅鸳鸯楼一幕中,从仆人、丫环、老夫人到张都监和蒋门神等一家上下,男女老少都被剧中极力煊染的“该出手时,就出手”的大英雄武松杀的干干凈凈,一个不留时,气的差点砸了电视机。这就是央视宣扬的英雄所为吗?这就是为民除害的好汉吗?连强盗也不如呀。这就是一向注重艺术与说教并重的央视作品吗?都差过香港王晶等人的江湖烂片呀,至少他们还懂得盗亦有盗的道理,不会让主人公去滥杀无辜、去干灭门的惨案。
更为可气的是央视的御用编剧也发挥作用了,好象他们也知道就这样让武松简单的做个屠夫不太好,于是就改编了些张府的丫环玉兰和仆人也帮助张都监等人陷害武松的情节和央视及张大制片的一贯趣味胡编了些玉兰和一个仆人调情有染的场面,增加了武松杀人绝户的合理性。唉!!!
时光来到公元2007年,名满东亚的大导演陈可辛伙同幕后精英程小东、黄岳泰、奚仲文再联手幕前三大巨星李连杰、刘德华、金城武一起打造一部电影,也叫《投名状》,电影主要讲述结义、欲望、背叛和复仇的故事。
本来对部电影充满了期待,可看了刚刚发布的最新预告片后,不由得大吃一惊,这... 这这分明就是一部黑社会启蒙教学片嘛。
为了证实俺不是胡言乱语,让俺用文字描述一下那个片段先:
灰蒙蒙的天空,同样灰蒙蒙的大地,在一座村庄,一处残院,李连杰、刘德华和金城武手持短刀进入一间屋子,里面有三个被捆绑的男人,三大明星面无表情一人按住一个,分别手起刀落,其中日本人还多插了好几刀。
李连杰更是一脸冷酷地对着牺牲品说:“记得我这张脸,下次投胎找我报仇”......
再然后,就是三兄弟焚香结义的镜头了。
从场面、气氛和演员表演来看,该片无疑堪称上乘之作,三大巨星也是光彩之极,可是那三个牺牲品呢?有谁为他们想过?他们就这样被杀了,因为三兄弟要结义、要延续后来的故事......所以就屠猪宰牛一样的杀三个人来表明情义。从这里可以推断,这部影片宣扬的就是:滥杀无辜没错,甚至杀尽天下人都可以,但是不能背叛哥们义气,不能勾义嫂,否则就该死。
可想而知,当这部有着三位偶像级巨星主演的大制作公映后,会对青少年产生多大的影响,有人或许会说俺危言耸听,可尔等试想一下,如果只要讲哥们义气,就可以妄顾其它,这不是赤裸裸的宣扬黑社会逻缉吗?
90年代,央视拍摄的《水浒传》和香港制作的歌颂和正面描写黑社会打打杀杀的《古惑仔》系列,对社会秩序的冲击和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到今天仍然余毒未消,如今《投名状》以更大的规模和更隐蔽的剧情来做着同样的事。
而传统中国人的除暴安良和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侠义精神和英雄壮举已被越来越多的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分抢女人和财物的绿林枭雄所取代了。
当今社会的道德和信仰的危机已经日趋明显,歌颂黑社会和哥们义气的《投名状》无疑会对原本就脆弱的道德体系上再插上三刀,就像那三大巨星为了结义而插向三个无辜者身上的三刀一样。
发表于2025-09-28 17:14:00
发表于2025-09-28 17:10:00
发表于2025-09-28 17:02:00
发表于2025-09-28 16:49:00
发表于2025-09-28 15:56:00
发表于2025-09-28 15:49:00
发表于2025-09-28 14:58:00
发表于2025-09-28 13:29:00
发表于2025-09-28 13:04:00
发表于2025-09-19 11:37:00
京ICP备11027698号 CopyRight 2010-201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