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惊梦/文
8点半电影院前,门口等待的是熙攘的人群。尽管是周三,300多人的1号厅还是有九成的上座率,看来当陈可辛,刘德华,金城武,李连杰和徐静蕾的名字链接在一起时,对观众的吸引力还是巨大的。在去电影院之前,生怕买不到票的我还特意去相关论坛查了一下,发现网友对《投名状》的关注度与《色。戒》有的一拼,期待值不可谓不高。
平心而论,《投名状》的情节并不是很有特色:兄弟三人结拜打天下,历经磨难终于功成名就,但只可共患难、不可同享福的毛病终让三人以一种另类的方式实现了他们“不求同生,但求共死”的誓词。当然,中间还必不可少将大哥与二嫂,二哥与二嫂之间的情欲纠葛。但总的来说,情节并不是《投名状》真正出彩的地方。
其实《投名状》的最大看点,莫过于人性二字,陈可辛如此点到“那个状态下,人所做的事情是很难理解的,包括投名状,包括抢人家东西的价值观,到最后大家为了更好的明天去努力,为了得到更好的明天,中间也牵扯到要自相残杀,复杂的人性是很有趣的背景。”包括何魁对于庞清云“南京一人一半”的利诱,狄大人“山字营姓赵”的呵斥对于庞清云的刺激,以及庞清云对于权力地位的渴望,都是人性最赤裸裸的表现。正是这样赤裸裸的人性下,才会有一幕幕悲剧的发生。古人云:无欲则刚,但又有几人逃得出欲望的纠缠?
金城武扮演的姜午阳其实是内心戏最多,思想斗争最复杂,扮演难度也最大的一个角色,全剧最可怜的人正是他而非被自己兄弟所杀却临死还不知道的赵二虎。从投清开始,便是他悲剧的开始:是他帮着为正军威的大哥处斩了从一个村里出来的老乡;是他在攻陷苏州后顶着压力杀降;是他发现了大哥与二嫂之间的奸情;是他明知大哥要杀二哥却无力挽回;是他为了兄弟情亲手杀死了疼他宠他的二嫂;是他为了实现“兄弟杀我兄弟者,必杀之”的信念行刺大哥;也是他用一种悲怆到感天动地的方式完成了投名状“不求同生,但求共死”的誓词。
电影中的第一次震撼是苏州守将亲自用自己的手将敌人的刀捅进自己的胸膛,因为他明白,只有自己的一死,才能换回守城兄弟们的活路。宁死不投清的他,希望用自己的死能够为兄弟赢来生的机会。那一刻,兄弟就是捅进自己胸口的刀。当终于在姜午阳近乎自残的刺杀中顿悟的庞清云也用同样的方式终结了自己为之奋斗的欲望。刺庞清云者,姜午阳也。当姜午阳声嘶力竭地发出自己生命的最后的声音,投名状,停留在那把刺进兄弟胸膛的刀上。
发表于2025-09-29 09:41:31
发表于2025-09-29 06:43:38
发表于2025-09-28 18:23:13
发表于2025-09-28 16:44:57
发表于2025-09-28 16:06:46
发表于2025-09-28 15:35:40
发表于2025-09-28 15:03:33
发表于2025-09-28 14:58:01
发表于2025-09-28 06:43:38
发表于2025-09-26 16:10:56
京ICP备11027698号 CopyRight 2010-201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