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乘坐北京地铁10号线和奥运支线的乘客总算可以在车厢里打电话和上网了,“全程接打手机”的承诺在地铁线路开通将近一个月后得以兑现,而这个“技术服务”涉及到的收费标准、成本核算、设备维护、通信安全保障等多方面问题,需要地铁运营商和移动通信运营商经过多次、长时间的谈判才能确定下来,并不是那么简单的。
一个交通工具中的网络通信建设尚如此麻烦,扩大到城市范围就更是如此了。对于无线城市来说,从热点部署到带宽租用,再到覆盖测试和实际运营,每一个步骤都很不容易,但其实最复杂的问题恐怕还要追本溯源,看看建设者们对无线城市究竟有多少理解?是不是真正搞清楚了建设目的?无线网络能否在一个城市“落地”并且很好地“用”起来,要看它是否真正地与一个城市的发展紧密结合,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学问。
在国内外众多无线城市当中,记者最为推崇的还是杭州市的“无线数字城市”建设。这里面多出来的“数字”两个字不完全是噱头,在开通无线城市之前,杭州市已经实现了打造有线宽带城域网和有线数字电视化整体转换两个重要工作。建设无线城市的目的,是要在有线宽带城域网、移动数字电视网和移动多媒体网基础上实现“四网融合”。而在运营方面,杭州市选择将运营权交给一家数字电视运营商(华数数字电视有限公司)来具体负责。这样做的好处是,除了连接互联网和获得各种信息提供及查询服务外,市民还可以通过手机、MP4、DAB收音机等各种移动终端享受华数的服务,随时接收数字电视节目信号。
杭州市的无线城市建设可以给我们很多启示,而一个只有无线信号,没有服务质量保证,没有契合城市发展思路的业务应用的无线城市,则不值得我们期待。
发表于2025-09-26 17:34:00
发表于2025-09-26 16:00:00
发表于2025-09-25 15:29:00
发表于2025-09-24 17:07:00
发表于2025-09-23 14:58:00
发表于2025-09-22 17:18:00
发表于2025-09-22 17:11:00
发表于2025-09-19 11:37:00
发表于2025-09-19 10:38:00
发表于2025-09-18 14:50:00
京ICP备11027698号 CopyRight 2010-201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