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

更多

智能手表差点意思 人工智能成为最大瓶颈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手表

发表于2016-07-11 13:57:34 0 0

CNET科技资讯网 02月21日 北京消息(文/李钧): 智能手表最近非常火热,包括苹果在内的厂商都在对外界展示一系列的智能手表样品,但对于智能手表,我仍然保持着谨慎的乐观,这份谨慎来自于对智能手表互动体验的担忧。


智能手表差点意思 人工智能成为最大瓶颈


首先我们来谈一下手机平板,毫无疑问,苹果引导了新一代的手机平板出现,人性化的触控是这其中的关键词,但对于手机平板来说,毕竟屏幕还是比较大的,至少相对我们的手指来说,在这样的设备上,进行触摸还是比较方便的,但对于智能手表这样的设备来说,屏幕的尺寸偏小,触摸不应该成为其上的主要交互体验。我们需要通过语音、体感来进行更好的更智能的交互;


好了,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接着往下看。


先来说说体感交互。相对语音来说,这还是比较简单的,我们用现有的所谓“人工智能”的方式,就可以来实现。


现有的智能方式,其实原理很简单,就是用大量的数据去计算可能的结果,并且用概率最高的结果作为最终结果。这样的方式与其说是智能,不如说是“数据计算”。


然而,在语音上,这样的数据计算似乎就很难以实现了。


世界上的语言种类,要远超过文字的种类,同一种语言,比如英语、汉语,在不同地区,可能发音上都略有不同,并且每个人的发音都会有所差异,这个现象在中国更加突出,由于多民族的融合以及北方游牧民族的多次入侵,中国语言呈现出更加复杂的态势,即便都说普通话,各地的口音差别也非常巨大。


在这样的情形下,用原来的方式,电脑能够准确听懂我们说话已经大为不易了,还要再和我们交互反馈,更是难上见难,如果做不到完全的语音交互这一点,智能手表的交互体验,就会差很多,比如说,只能够进行简单的语音交互体验,更多的语音交互集中在指令上,这是远远不够的。


要做到理想中的体验,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


第一个,沿用现有的方法,也就是数据计算的方法。然后我们需要有庞大的数据库和强悍的计算芯片作为支撑,这个目前的便携平台,在存储能力上可以满足,但在运算能力上仍然不足,当然你可以说,我们可以借助云端的平台实现这点,不过即便如此,我们能够得到的体验也是有限的,比如说,如果电脑的数据库中包含有“最近的好吃餐馆”信息,但你说的是“边上有没有什么好吃又便宜的”,而系统又没有将“好吃”和“餐馆”进行匹配的话,电脑是无法得出反馈的。也就是说,系统无法识别库中不包含的信心。更加困难的是,怎么用语言将反馈好的信息传送给用户,这个在处理上的难度要远超过识别。


第二个,变革我们现有的计算方式。这个看起来很虚幻,但是离我们并不遥远。现在计算机计算数据的方式,和人脑处理数据的方式大不相同,但不相同不意味着不可以连接。石墨烯从现在看来,很有希望能够实现和神经细胞的互通。


说到石墨烯这个东西,再多818。石墨烯是个好东西,实际上,最简单利用石墨烯的方法就是把它做成晶体管。这个就能够解决上面方法一中提到的问题。石墨烯的晶体管,在栅极漏电上的问题,几乎可以一劳永逸的解决了,现在的晶体管,到20多nm工艺下,漏电已经非常严重了,再精细的工艺,漏电会更严重,而石墨烯材质就不会出现这个问题,同时,石墨烯材质的晶体管,在处理频率上,有着非常大的优势,高频下的电量损耗相比现有材质也非常低,它可以提供给我们未来智能手表极高的处理性能。


另外一个方面,石墨烯被证明有可能被连接到人类的神经元上,也就是说,它有可能直接和人类的神经元进行数据的交换和处理。


这样的话,我们就有可能模拟出更接近于人脑的电脑,这样的电脑可能底层仍然是二进制,但他们的思维是十进制的,并且他们拥有思考、分析的能力,能够根据他们数据库中没有的信息推理出新的信息来。


这样核心的智能手表,也许就能够实现和我们的无缝互动,甚至超越语音,我们可以用眼神、意识来控制手表。

0条评论发表评论

热门文章

京ICP备11027698号 CopyRight 2010-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旗下网站:www.sendto.cn(公司网站)www.jiuye.net(就业数字图书馆)

合作单位: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