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

更多

项立刚:不要被移动通信速率50M误导

关键词: 移动通信

发表于2016-07-02 14:49:11 0 0




消息称,近日,全球八大移动通信运营商组织NGMN在法兰克福召开会议,发布了《下一代网络频谱需求白皮书》,并提出未来几年内争取移动通信速率可以达到50M,这将是目前2G时代速率的几百倍,也将是3G增强版HSPA的十几倍。NGMN组织设想,在2010年后,移动通信速率可以达到50M,下行速率峰值速度能够达到100M以上,实现全IP网络。满足NGMN需求的标准计划希望能在08年底就能够完成试验,09年希望有一些设备可供运营商测试,在2010年左右就能提供一些基本的应用。


中国移动、沃达丰、法国Orang、日本NTT DoCoMo、T-Mobile、荷兰KPN、美国Sprint、Cingular代表了全球最有实力的电信运营商,他们对于未来的规划和设想,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他们作为业务提供者,对于技术的要求很容易成为商用。


对于这样一条新闻,不少人会很兴奋,认为不久我们有可能会用上速率达到50M的移动通信产品,而基于这一判断下,对于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对于互联网未来的发展,都会更加乐观,我想,可能还是要看到这一新闻的实质,要给大家泼点冷水。


移动通信有一个绕不过的关口,那就是频谱,说白了,它就和我们修路的地一样。地球上地不少,但是有利用价值的不多,在商业价值很高的大城市地土地资源更是有限的。各个行业都会争夺这一稀缺资源。频谱一样,可利用的频谱并不是大量的,低频段的频谱资源更是极度稀缺。需要频谱资源的远不是通信业,交通、民航、军事、广播电视、科研都需要频谱,而且也已经占用了大量的资源,国家还需要未来新兴行业和技术预留一些资源,在这种情况,“无线的资源是有限的”,这是搞通信人永远不能忘记的。


正因为频谱的限制,对于移动通信的技术实现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对于带宽的增长也是大大限制了,以为未来的互联网会实现移动化,随时随地高速度数据传输,任何人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使用,那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一旦人员较为密集地区,有较多用户使用,在频谱的制约下,出现带宽限制是必然会发生的事。我们虽然听说过HSDPA可以达到4M的速率,但是3G的大部分用户,现在的真正享受的速率不过200K,很难达到ITU标准中设想的384K,对于普通用户而言,随时稳定的使用384K还是一个有点遥远的事,在现有的频谱资源情况下,以为我们有一天大家都能用4M的速率上网,那是骗我们的故事。虽然今天已经有了下行超过40M的技术,它出现的前提是只有一个或几个用户在使用。这种情况,在商用阶段是不可能出现的。


NGMN发布的《下一代网络频谱需求白皮书》,不是告诉大家在2010年用户会用上50速率的移动上网速度,而是要求获得更多的频谱资源,希望ITU为移动通信业务开放更多频谱,还重点建议频谱管制部门能够在470~806/862MHz频段给移动通信业务分配至少120MHz的带宽。


这只是一场资源争夺战,虽然我同意近20年来移动通信发展速度很快,但是它是数量增长,在频谱资源利用上提升速度并不快,数字对模拟的取代,是提升了频谱利用率,但完成这一过程花了十多年,而其后的十多年在频谱利用率提升上并无根本性的突破。这意味了未来的速率提高,是要以耗费大量的频谱资源为前提的,因此,10年内,我们普通用户不可能象今天宽带一样用上2M速率的移动通信产品。


注:如需转载,请与作者本人联系

0条评论发表评论

热门文章

京ICP备11027698号 CopyRight 2010-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旗下网站:www.sendto.cn(公司网站)www.jiuye.net(就业数字图书馆)

合作单位: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