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6 月号电机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机器人与自动化期刊报道,瑞士洛桑的科学家已成功地用微型机器人,渗透到蟑螂的群落。这批
微型机器人具有足够的复杂功能,可和这种世界生存适应能力最强的昆虫互动。
InsBot会交新朋友。
称为“InsBot”,“昆虫似机器人”(insect-like robot)的简称,这款微型机器虫模仿昆虫的嗅觉与动作,模仿得微妙微肖,甚至被
正宗的蟑螂接纳为同类。这项壮举有助于科学家研究动物与机器人混居的社会。
研究报告的共同执笔人Gilles Caprari说,这是朝了解蟑螂这类社会性动物复杂性的第一步。他指出,这类动物的行动是根据“集体智能”
(collectiveintelligence),而不是听从某一领导人的命令。这可能让人类“控制这种混居的社会”。
这正是科学家从InsBot技术获致的心得之一。在最新的实验中,微型机器人把一群昆虫从阴暗的聚落里引出来,来到更明亮的地点。尽管
蟑螂性好黑暗,但那群蟑螂却顺从InsBot的陪伴。
这项实验属于欧洲Leurre计划的一部分,该计划的主旨在于研究生物学与机器人学之间的交集。科学家相信,如果能用机器人来模仿动物,
并作回应,那么终究可能控制动物的习性。例如,他们可用机器人来阻止绵羊从峭壁跳下,或促使蟑螂成群迁出虫满为患的房屋。这方面
的研究成果,可能终将影响和辅助医学、农业、动物习性学等科学领域。
InsBot的前身称为Alice ,以往体形太笨重。但科学家说InsBot仍有改良的空间。InsBot是绿色的,如火柴盒般大,内建六个2D彩色相机、
两个触觉天线、一个振动感测器,以及一个光感测器,用来侦测蟑螂是否在附近——这是一项艰难的任务,因为蟑螂是咖啡色的,而且通
常栖身于黑暗的环境。
为了做这项实验,研究员必须让InsBot模仿蟑螂发布的化学信号,好让蟑螂能够把它当成同伴一样回应。科学家在InsBot包裹一张纸,上
面沾有合成的气味,也就是蟑螂的表皮分泌的费洛蒙。
发表于2025-09-29 09:41:31
发表于2025-09-29 06:43:38
发表于2025-09-28 18:23:13
发表于2025-09-28 16:44:57
发表于2025-09-28 16:06:46
发表于2025-09-28 15:35:40
发表于2025-09-28 15:03:33
发表于2025-09-28 14:58:01
发表于2025-09-28 06:43:38
发表于2025-09-26 16:10:56
京ICP备11027698号 CopyRight 2010-201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