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R是目前最有希望取代SDRAM,成为下一代内存标准的产品,从2000年年中开始,就逐渐显露出其强大的竞争力。
DDR是“Double Data Rating”的缩写,直接翻译过来就是“双倍数据传输”的意思,通过利用时钟周期的上沿和下沿分别进行两次数据传输,实现双倍的速度表现。这项技术由AMD和VIA共同提出,得到了众多主板芯片组设计厂商、各主板制造商、内存生产厂商等的一致支持,达到了今天这样的业界技术支持程度。但是,因为价格本身的影响,DDR的真正市场化迟迟没能实现。
根据各方面的资料,DDR原计划在今年第二季度批量进入国内市场,然而,从某些内存厂商宣布的3月拖到了4月、5月,目前已经到了6月,DDR内存产品至今还是市场上的“贵族”,面对着叫好不叫座的局面。另外,据主板厂商方面透露,自从今年3月起就不再设计采用SDRAM的主板产品,全线进入DDR的联盟。但是,我们至今也没有见到的大量产品上市的情景。
究其原因,其实很简单,那就是价格。
随着DDR的临近,作为将要退出市场的SDRAM自然会面临“抛售”的局面,因而造成SDRAM内存价格的跳水,目前128MB内存的价格已经跌到了200元以下,早已低于成本。而同样128MB容量的DDR内存的最低价格在1000~1200元之间,高出SDRAM 5~6倍,实际上的性能却不可能带来5~6倍的提升。可以看出DDR的市场接受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SDRAM的低价影响。
此外,用户心理承受价位是十分重要的指标,除非DDR内存或者采用DDR内存装配的电脑价格在用户心理承受价位之下,才可能实现规模上市。在国内,人们心目中的电脑价格在6000元左右是比较容易接受的,如果略微追求一下配置会考虑8000元的价位,少数发烧友才可能追求性能而购买万元甚至以上的电脑。我们可以根据这个价位进行计算:
6000元配置:入门级CPU价格约为500元,主板的普遍价格是800元上下,内存200元,声卡100元之内,显示卡可以承受800元,硬盘800元,300元左右的光驱、1500元的17吋显示器,再加上其他的配件总价格在5800元上下,如果通过增加200元的投资而实现DDR内存的话,总价格达到6000元还是可以接受的。
同样,按照8000元的配置计算,换用高档的CPU、略高一级的显示卡、大容量硬盘、纯平显示器后,128MB DDR内存的价格如果能限制在600元以下就可以被市场接受。
作为发烧友来说,关心价格是其次的,如果DDR能够带来性能提升,无论什么样的价格都是可以接受的,因此不必在这里根据价格讨论。
综合考虑价格现状,作为选购电脑来说,6000元和8000元的价位上,除了CPU、显示卡、硬盘、显示器之外,电脑的其他配置往往是相近的,我们可以提出一个内存+主板的总价格来对市场需求进行衡量。
从上面提到的主板的价格在800元上下,DDR内存价格应该限制在400~600元来计算,如果主板+内存的价格在1200~1400之内,就可以得到市场的初步认可,1200这个价位就是主板+内存的用户心理承受价位。
我们可以发现目前已经有部分厂商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因此对主板和内存进行捆绑销售,大家已经十分了解的OEM方案在DDR的上市上已经开始了推进的作用,通过主板和内存的共同让利行为实现低价格,目前的捆绑价格都在1200~1400之间,恰恰符合前面说到的用户心理承受价位。
据笔者个人的观察,技嘉等主板厂商都已经有了这样的捆绑方案,我们希望更多的主板和内存厂商能够进行合作,推进DDR上市的脚步。
(或者:“……恰恰符合前面说到的用户心理承受价位。我们希望更多的主板和内存厂商能够进行合作,推进DDR上市的脚步。”)
(编辑:陈南)
发表于2025-09-28 17:14:00
发表于2025-09-28 17:10:00
发表于2025-09-28 17:02:00
发表于2025-09-28 16:49:00
发表于2025-09-28 15:56:00
发表于2025-09-28 15:49:00
发表于2025-09-28 14:58:00
发表于2025-09-28 13:29:00
发表于2025-09-28 13:04:00
发表于2025-09-19 11:37:00
京ICP备11027698号 CopyRight 2010-201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