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怀疑这位律师和当地的贩毒集团“地狱天使机车俱乐部”(Hells Angels Motorcycle Club)有关系,由于这是一个很封闭的秘密团
体──有疑似犯罪的虐待仪式,因此担心暗中调查的执法人员无法渗透进去之下,调查人员在Moran 的车子装上了GPS ,或者所谓的“全
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监控他的一举一动,然后在一个月之后依贩毒罪名将他逮捕。
纽约的联邦法官日前判决,警方对Moran 的远端追踪行动,不需要经过法院的同意。“执法人员可以对公路上经过的的车子做视觉的监视。”
美国地方法官David Hurd写道。“追踪车子在公路上的行踪并没有隐私的问题。”
随着监视技术越来越进步,如何在传统隐私与自主间取得平衡,这项判决也成为试图给予解决答案的最新例子。过去由于成本问题,原本
让密勤单位弃而不用的GPS 追踪装置,现在已经被怨偶用来做抓奸之用,征信公司和地方的警局只要花个几百美金就买得到。
我们所处的是个人越来越公开透明化的世界,一举一动都可能被加以链接及形成关联。——Lee Tien,staff counsel, EFF
但并非所有
的应用都是有争议性的。例如,车队管理上可以利用GPS 来追踪驾驶的位置,甚至也有软件公司销售一种软件,可以让车行即时计算出最
接近乘客的计程车。OnStar公司利用了GPS 追踪提供GM(通用汽车)车主道路救援。
但引起争议的是,执法单位越来越流行偷偷在美国百姓的车子放上GPS 追踪器,而不遵照确保人民免于居家隐私以及电话交谈被侵害的程
序保障(procedural safeguards )及司法审查来执行。
“我认为他们应该要取得法庭命令。”电子疆域基金会(Electronic Frontier Foundation)的律师Lee Tien表示。“我们所处的是个人
一举一动都越来越公开透明化的世界,而更重要的是,可能被加以链接及形成关联。”
GPS 装置的原理是以卫星所发射出的无线电波来计算讯号所到达的距离。
计算的结果可以精确的估算出所处的地理经纬度位置。以GPS 追踪器类型的不同,信息能通过行动网络发送回窃听者的电脑处,或偷偷录
音、等几天后窃听者去取回。
对一些消费者来说,自愿接受GPS 追纵可能是一种好康活动。Progressive Casualty Insurance保险公司去年在明尼苏打州开始的一项试
验性计划里,在客户的汽车装上了GPS ,然后依据开车的地点及时间来提供保费折扣。
英国最大的汽车保险公司Norwich Union 也展开了一项类似实验计划,叫“开多少付多少”(pay as you drive),总计有5000客户参与。
Hertz 已经在所有出租的汽车里植入了GPS 追踪器,而运输企业也早在多年前就导入类似系统。
GPS 追踪系统已经相当便宜──近几年来价格已经减少了大约50% ,而这也成为用来追踪青少年及情侣配偶的妙方。2003年,南加州警方
表示他们在汽车下发现了炸弹,但结果是一个男人为了追踪妻子所偷装的GPS.另一个案例里,科罗拉多州的一个男子,在妻子对他提出离
婚诉讼之后,就以GPS 追踪妻子。
逮捕犯人
GPS 装置已经在大大小小的案件里用来逮捕犯人。例如,麻萨诸塞最近就利用GPS 逮捕了在Dunkin Donuts 甜甜圈店里公开露鸟的铲雪卡
车司机,当时靠的就是麻萨诸塞公路局要求该州的铲雪承包商利用卡车上的GPS 定位而找到了罪犯。
2000年,William Bradley Jackson 向华盛顿州Spokane County警方报案,说他女儿早上在家门口的院子里失踪了,
如果有什么东西不是做到完全机密,你就难以期望有合理的隐私。——Dan Solove, law professor, 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
侦办人员马上就怀疑到Jackson 有些不寻常的紧张,还有她女儿的床单上有些可疑的血迹。
八天之后,在找不到9 岁大的Valiree 之下,侦办人员得到法院的同意,暗中在Jackson 两辆车子上装了GPS 追踪器。
这项战术奏效,GPS 把警方带到了离Spokane 约50英里外的一处深密树林里,也是Valiree 的葬身之地。此案最后以谋杀案起诉,并判以
56年鉴禁。
使泄露行踪的车子问题更加复杂的,是美国高等法院在20年前的建立起的两件案例:U.S. v. Knotts与U.S. v. Karo,警方不需经过法院
同意就可以利用简单的无线电传呼器追踪嫌疑犯。
1999年第九巡回上诉庭(9th Circuit Court of Appeals)判决联邦机构可以在不经法院同意之下在栽种大麻嫌疑犯的卡车上安装GPS 追
踪器之后,就引用了该逻辑。“在Toyota 4Runner底盘下安装电子装置,执法人员窥探的并不是隐密或私密的区域。”法官的判决指出,
GPS 装置并未违反宪法第四修正案(The Fourth Amendment)不得任意搜索及逮补的禁令。
侵犯隐私?
但有些法院则持不同的看法,认为GPS 技术过于强大,能够泄露太多个人生活,因此需要法院的严格监视。
“GPS 追踪装置的使用是一种相当程度的侵入监视,能够取得民众庞大的个人信息,在民众不知情的情况下,政府能够知道每一台汽车旅
行多久,在每一定点停留多少时间,都可以如实记录下来。”2003年9 月的Jackson 谋杀案里华盛顿最高法院的判决中表示。“本州民众
有免于政府以GPS 安装在车子上侵犯个人的权利…安装这种装置必需得到正当理由。”
有些法律学者担心,如果美国最高法院开始处理GPS 追踪主题,可能支持监督甚于隐私。“除非它改变观点,不然地方法院不太可能会采
取华盛顿州立最高法院的看法。”乔治华盛顿大学法律教授Dan Solove表示。“法院对隐私的了解非常有限而偏颇。如果有什么东西不是
做到完全机密,你就难以期望有合理的隐私。”
GPS 追踪──就算在法院命令的同意下而安装──也可能是不完美的。例如,警方用来追踪杀人犯Scott Peterson的GPS ,有时候就会看
到一个严重的瑕疵──它显示亡命的歹徒有时候竟然开车时速达30,000 英里。而Alfred Delucchi 法官在审讯中也接受这个数据,这也
可能是加州首宗的类似情况。
虽然偶有瑕疵,但警方还是觉得GPS 追踪系统有许多的潜能。如安装在高级车种上的OnStar系统──只有在紧急状况下才会启动。在北卡
莱纳州的案例里,警方就利用了2000 Chevrolet Suburban 箱型车上的OnStar系统定位逮捕了以伪造支票购车的驾驶。
甚至FBI 还利用这种系统做窃听,也为这种汽车追踪技术增添了创意的应用。OnStar与其他的远端救援产品可以让乘客发出紧急求救的讯
号。FBI 了解到,这项功能可以让他们在汽车上安装GPS 系统然后远端启动窃听装置听乘客的对话。(第九巡回庭在2003年判决停止这个
计划,因为这会让紧急救援无法使用。)
发表于2025-09-28 17:14:00
发表于2025-09-28 17:10:00
发表于2025-09-28 17:02:00
发表于2025-09-28 16:49:00
发表于2025-09-28 15:56:00
发表于2025-09-28 15:49:00
发表于2025-09-28 14:58:00
发表于2025-09-28 13:29:00
发表于2025-09-28 13:04:00
发表于2025-09-19 11:37:00
京ICP备11027698号 CopyRight 2010-201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