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

更多

P2P:从另类到主流(二)

关键词: 另类

发表于2016-08-26 05:03:35 0 0
    Wintel为什么爱P2P


坦率地说,微软和Intel并不具备技术革命者的境界。他们的企业文化距离支撑Napster和Gnutella(用于文件共享的开放源代码协议)的反主流哲学还差了很远。


微软和Intel对发展P2P计算兴趣很高,因为P2P强调桌面PC的重要性,而并关注传送数据到计算机的巨型服务器。原来如此,尽管这两家公司都一直在努力闯入高端的高性能服务器市场,但桌面计算机市场仍然是他们大获其利的地方。出售新型计算机的PC供应商现在已经遇到了麻烦,部分原因是,这年头需要新计算机的理由更少了。而在另一方面,P2P计算却趋于诞生更多具有大量交互性的应用程序,这些程序会用到更多的计算机处理能力和更大的磁盘空间,结果就使得用户们需要购买更新、更快的PC。


Intel比微软更露骨地公开表达了对P2P潜力的关注。去年8月,Intel组织成立了P2P工作组,试图确定让P2P应用放开手脚所需的业内标准。此外,Intel还拥抱了一些新崛起的激进分子:今年,Intel资本公司就对Uprizer大举注资,Uprizer是一家开发内容分发P2P软件的公司,由Ian Clarke成立。这位Ian Clarke先生可是位对版权法直言不讳的批评家,同时他也是Freenet的创始人,Freenet则是一个早期的P2P系统,专门设计来绕过因特网审查。


另外,Intel最近还启动了一项慈善工程,把需要大量计算的任务打成小包派发给网络上成千上万的PC,PC算完了自己的工作量之后再把数据送回去。Intel把这些PC们捐出的涓涓细流般的计算力量汇集起来供那些寻求治疗癌症、糖尿病和其他疾病方法的研究人员使用。结果,在不到2个月的时间里,有60万人贡献了超过1亿小时的处理时间——这无疑是有关P2P正面形象的生动示范,Intel相信,这就是P2P的正途。


同时,尽管微软还没有公开表示他在P2P上的利益所在,但事实证明,现有的若干P2P苹果饼上都能看到微软的手指印。


很明显,微软想要成为业内领先的P2P应用技术供应商。P2P在.Net中起到了一个核心的作用,而后者是编写动态的、基于万维网的应用程序的一整套编程工具。微软的.Net采用了诸如XML(一种交换特定应用数据的有效技术)和SOAP(简单对象访问协议:使用XML访问因特网上的软件服务)这类工业标准的技术规范。


微软正在开发的Farsite就是公司自己对分布式文件系统可行性的研究,该项目将把联网 PC的闲置存储能力蓄积起来。根据熟悉该项目的有关人员透露,微软还在开发分布式的搜索引擎技术:跨越网络上的多个数据资源发送搜索请求,对这些传闻微软则拒绝评价。


然后有HailStorm,它是微软基于“以人为本”而不是面向计算机的.Net因特网服务策略。微软声称。HailStorm Location服务提供一种可以让P2P应用到指定地点会聚的方式,方法是动态地计算出某人是否已经连结到了因特网以及他的IP地址是多少。


Sun公司则相信,更多的开发者将乐于采用他们推出的P2P计算技术:Jxta。Jxta在4月启动,它由一套可以让P2P应用程序相互发现、交换数据、搜索信息、执行其他简单任务的协议所组成。Sun的首席科学家Bill Joy把Jxta协议(Sun免费提供,遵守Apache Web服务器随带许可协议类似的开放代码许可协议)比作Web上的HTTP协议。


微软的行政官员们非常轻视Jxta,称其为不过是一种公平的“科学试验”。Sun则回击说,微软的HailStorm是一种专利系统,其设计目标就是为了保持微软对因特网的控制。


Sun和微软之间的这场舌战只是所谓Web服务竞赛的一部分,所谓的Web服务是一个包罗万象的术语,表示动态因特网应用程序,和相对静态的、基于HTML的Web是不同的。Forrester研究公司将其称作“X Internet”,意思是可执行和可扩展的Internet。IBM现在也加入了这场战斗,开发者们在未来岁月里将不得不在这些相互角逐的对手之中选择自己的盟友。



0条评论发表评论

热门文章

京ICP备11027698号 CopyRight 2010-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旗下网站:www.sendto.cn(公司网站)www.jiuye.net(就业数字图书馆)

合作单位: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