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更多

深度分析: 是是非非P2P

关键词:

发表于2016-08-26 22:50:40 0 0

剑鸣


近日,一位信息产业部科技司的官员对P2P产生的影响发表看法说,P2P等新技术给运营商的网络带宽带来压力,导致运营商的带宽不断增加,但是收入却没有提高。


这种表态令那些热衷于P2P的人们颇有些紧


张,不过好在这并不是信息产业部对于P2P的官方表态。实际上,业内专家仍在建议运营商开始思考如何用P2P技术改进现有的服务,而信息产业部的一些官员也曾多次表示,运营商应该提高驾驭和利用P2P新技术的能力。


追溯P2P的本质


有人说,P2P是一种文化; 有人说,P2P是一种思想。


其实就其本质而言,P2P是一种技术,并且仍在不断地发展。需要强调的是,它并非一种全新的技术。虽然P2P这个术语是最近几年才出现的,但是P2P本身的基本技术存在时间却至少和Usenet、FidoNet这两种非常成功的分布式对等网络技术一样长,甚至更长些。有趣的是,在最初的P2P应用出现时,许多使用该技术的人甚至还不会使用计算机呢。


从某种程度上说,P2P技术近几年的兴起是互联网技术走的一次回头路。在早期的互联网应用方式中有很多已经体现了P2P思想,不过在互联网近10年的大一统中,S/B(服务器/浏览器)、S/C(服务器/客户机)模式最终成为主流。当互联网发展到如今,互联网数据呈爆炸性的发展时,P2P这一“古老”的技术重新焕发出新的光彩。


目前互联网的主流模式仍是S/C,在这种方式下,互联网上要有具备强大处理能力和超高带宽的高性能计算机,安装相应的服务器应用软件,并在其上存放大量的数据信息,从而才能在互联网上为接受访问的电脑提供服务。此时,一台与之联机的PC机或是掌上电脑,P2P就是客户机。这种关系奠定了目前互联网的基石。


P2P技术则有着明显的不同,其主要特征之一就是弱化了服务器的作用,甚至取消服务器,任意两台PC就能互为服务器,同时又互为客户机。简单地说,P2P就是一种用户不需要经过中继设备直接交换数据或服务的技术。它将目前互联网的“内容位于中心”模式改变为“内容位于边缘”模式,将权利交还给用户。在这种架构中,每个节点的地位都相同,具备客户端和服务器的双重特性,可以同时集服务使用者和服务提供者两种角色于一身。


通过P2P,人们在网络上的沟通变得更加容易,也更加有利于直接共享和交互,用户可以直接连接到其他用户的计算机进行文件交换,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必须连接到服务器去浏览或下载,如今盛行的BT、电驴、迅雷等均采用了P2P技术。不过也正是“拜”以上几种应用方式所赐,很多人一提起P2P,第一反应就是“盗版”二字。


另外,在流媒体领域,P2P技术也由于其对等传输的特性被广为看好。一些世界知名的市场分析机构认为,P2P流媒体具有非常大的市场潜力,相信通过几年的发展,P2P流媒体能占据流媒体市场的主导地位,而且通过P2P流媒体的大力推广,P2P技术将进一步发展,这也将彻底改变互联网现有的B/S、C/S网络结构,引领P2P技术再向前跨进一步。


优点、缺点都鲜明


由于P2P技术本身发展迅速,P2P技术涵盖的范围也没有确定,目前尚未有统一的规范。


不过,如果你认为由于P2P技术在很多时候被应用于非授权音乐、影视以及各种软件的传输上,因此肯定很少会有大型企业支持它,那你就大错特错了。目前,虽然正式的P2P组织尚未成立,但是2000年8月成立的P2P工作组一直在做着P2P技术的标准、安全性以及可靠性等工作,其成员就包括了Intel、IBM、HP等公司。


0条评论发表评论

热门文章

京ICP备11027698号 CopyRight 2010-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旗下网站:www.sendto.cn(公司网站)www.jiuye.net(就业数字图书馆)

合作单位: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