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用户在使用PC时,都会出现卡顿的现象,比如界面显示为一片白色,窗口拖动之后留下白色边框的痕迹,或者出现CPU居高不下,一会儿又降下来了,或者听见磁盘“嗒嗒”的声音,而系统基本没有什么反应。
这都是系统资源不够造成的,用户一般的思路是考虑换PC或者更新配件,获得更好的体验。当配置更高的PC在使用时,体验上去了,如果查看系统资源,一般都存在较大的富余。比如,cpu长期稳定在5%以内,内存使用率在50%左右,磁盘IO维持在1MB/s以下。
笔者最近就遇到家里PC工作不正常的问题,在新买PC还是升级PC这个问题上,咨询了在云巢科技工作的老朋友金满刚(绰号“金刚”),引出了一段有意思的话题,“脉冲”问题。
老朋友所在公司是专门研究和开发桌面云产品的公司,用他们自己的话说,这是一个卖PC的公司。
据他所说,所有的体验除了基础能力,就是脉冲型资源占用,造成系统运行不稳定,每一次脉冲的产生,都会带来系统基础生态的改变,如缓存体系、Cache命中率、IO到达耗时、CPU空转等,对于配置相对较低的系统,一次脉冲造成的系统生态恢复的时间,少则3~5秒,长则十几分钟,对于持续高位运行,甚至可能造成系统假死、崩溃,而人对于时间的感知在0.1秒以下,长时间的等待,会让人产生极其不舒服的感觉,甚至担忧心理,等到下次再次发生时,同样的影响,人的体验感觉会更差。
为了进一步说明脉冲在系统运行过程中无所不在,老朋友给我发送了一张用于监控和分析的内部软件截图(图1),并截取了一段时间的数据,分析磁盘读写操作、内存、CPU的运行状况(图2/3/4/5)。
这些图示来源于老朋友自身PC,从中可以看到,读写操作、CPU出现明显的脉冲形状,只有内存还处于相对温和的状态,也存在突发性的变化,只是幅度相对较低。
老朋友还念念不忘向笔者推荐使用云巢科技的桌面云系统,并就拿笔者所遇到的问题进行解释。
据他所说,云巢科技采用了池化技术,每个用户所需的存储、IO、CPU、内存,都运行在一个超级系统之上,对于个人用户,永远不存在资源不够用的问题。而且,用户使用上,脉冲一般不会同时发生,当部分用户发生脉冲型情况时,不仅不会带来使用问题,而且,由于“池子”足够大,可以迅速的满足需求,做到按需分配,体验上会得到大幅提升。
为了进一步诱惑笔者使用云巢科技的桌面云,他给说出了一堆技术上的理由,并引申到成本问题,比如成本比普通PC还要低50%,与同等效果的PC比较起来,更是低70%以上,等等,但笔者实在是个科技盲,能够记住上面这一些已经是谢天谢地了。
云巢科技的桌面云真的可以做到体验比PC更好?价格更便宜? 笔者不知道。
发表于2025-09-26 17:34:00
发表于2025-09-26 16:00:00
发表于2025-09-25 15:29:00
发表于2025-09-24 17:07:00
发表于2025-09-23 14:58:00
发表于2025-09-22 17:18:00
发表于2025-09-22 17:11:00
发表于2025-09-19 11:37:00
发表于2025-09-19 10:38:00
发表于2025-09-18 14:50:00
京ICP备11027698号 CopyRight 2010-201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