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

更多

程晓明解读新三板:创业者的资本市场新机遇

关键词: 资本市场 创业者

发表于2016-12-16 23:52:52 0 0
 新三板挂牌就是上市

  很荣幸被小微律政邀请来车库咖啡,要说车库咖啡和新三板,我觉得车库咖啡出名,好像比我们新三板还早一点。新三板,最早在06年就有了,但大家真正关注新三板,是从今年开始的。以前大家真没什么关注。所以说,车库咖啡成名比我们新三板还早。

  为什么今年大家才开始关注新三板,我在这儿对新三板作个解读吧。新三板,现在确实有点火,但是,到底什么是新三板?对于新三板,目前各界的理解,还是差别比较大的。




  一个很简单的问题,新三板算不算上市?认为新三板是上市公司的,举个手(约三分之一举手)。认为新三板不是上市公司,就是挂牌的,也举个手(在场约另外三分之一举手)。(人数)差不多。

  我先告诉大家答案,新三板挂牌,就是上市。新三板交易所,就是中国第三个交易所,中国证券市场发展了20多年,现在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最大的一个变化,就是新三板的出现。

  关于新三板的定位,我们看一个国务院文件吧(指《国务院关于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关问题的决定》)。这个文件是在2013年的12月13号,由李克强总理签发的。

  新三板的官方名称大家知道的,叫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这个系统,就在金融街,在原来证监会的那个楼,叫金阳大厦。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的性质,国务院的文件说得非常清楚了,叫全国性证券交易场所。

  什么叫全国性证券交易场所?我的理解就是国家级的交易场所,至于交易场所和交易所有什么区别没有?我的理解是,只有文字上的区别,没有实质上的差别。所谓的全国性证券交易场所,就是全国性交易所。

  什么叫全国性呢?有些人对全国性的理解,是有偏差的。有些人(指地方股交所的人)讲,新三板在北京,是证监会搞的,面向全国的新三板;我(指地方股交所的人)呢,是地方政府搞的新三板,地方新三板面向某某地域、某某城市,除此以外,和全国新三板没区别。

  如果他这么讲,那就纯属误导!我们说,全国性,不是指覆盖的面,而主要是指的是功能。

  新三板是国家级的交易所,意思是说,上交所、深交所能交易什么东西,我们新三板也能交易什么东西,标的物是一样的。但更重要的是交易制度。如果没有好的交易制度,你有再多的标的物,交易不起来,也没有意义。就比如说,我们路上跑的车子,你这个路不行,坑坑洼洼的,就算再好的车子被你吸引过来了,结果你发现根本就跑不起来,你还能跑吗?

  所以,最关键的问题是交易制度!最关键的问题是,能不能让我们的交易市场活跃起来!我们说,新三板是全国性的证券交易所,意思是说,你上交所、深交所有什么交易制度,我们新三板就可以采取什么交易制度,你有的交易制度我都有,这才是新三板是全国性证券交易所最核心的意义所在。

  企业创新资金只能来源于股权融资

  有了这些铺垫,我们就可以从头开始说新三板了。我们先从证券市场的功能说起。企业为什么要上市?主要是为了融资。关于融资,我们先来看融资方式。一种叫债权融资,一种叫股权融资。

  债权融资是以银行贷款为代表的融资方式,是固定收益融资。对于企业来说,拿到了债权融资后,主要用购买流动资产,就是用来购买原材料,用于给工人发工资。

  那么,这一切就是建立在企业拿到了订单的基础上,而拿到订单的前提是,企业现在已有相关产品。所以说,债权融资的主要作用,是支持企业扩大现有或已有产品的产能,从宏观上支持国家的GDP增长。

  中国经济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们的GDP已经是世界第二了,而且据说很快是世界第一,但问题是,经济的规模,并不代表你经济的实力。今天,中国经济最大的问题是创新能力不够。

  我们现在提要走进新常态,什么是新常态呢?所谓的新常态,我的理解是,提高创新能力。现在不少人说,新常态是降低经济发展速度,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我认为这个话不准确,经济的发展速度永远是越快越好,只不过是,GDP并不是经济发展速度最准确、最重要的指标,我们要降低的是GDP速度,而不是经济发展速度。

  对于中国来说,提高创新能力,才能提高经济发展速度。而创新的主体,肯定是企业,所以,既然要创新,肯定是企业要创新,企业创新肯定需要钱,但这个钱不能是来自于债权融资。支持企业创新,现阶段要解决的是股权融资的问题。因为股权融资的资本是与企业共担风险的。

  今天中国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后肯定跟着的是大众、万众的投资。有人说,今天中国进入了股权投资的时代,实际上是进入了创新的时代,因为创新才是和股权融资直接相连的。

  我们很快会看到,随着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们的金融结构会发生巨大改变,以银行为主的债权融资时代,马上要结束,可以说,现在已经处于正在结束的时候,我们已经可以看到,PE/VC股权融资的时代,正在到来,证券市场的时代正在到来。

  股权融资定价得靠新三板

  接下来,我们谈谈股权融资。股权融资,不可避免就要谈到定价的问题。我们今天创业大街上,有很多企业都在跟天使谈融资,是吧?投资嘛!但是,谈来谈去,有个问题不好解决,那就是,公司未来确切的盈利,你们自己也说不清,这个预测起来,真的很难。尤其是天使阶段。

  既然盈利预测都说不清,投融资双方在确定入股价格或是对公司估值的时候,就很难达成一致。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往往用对赌的办法,我们签个对赌协议,你给我的预测,万一实现不了,怎么办?那对不起,由公司大股东回购,或者由大股东对投资者进行补偿。

  比如说,我投资5000万,你估值1.5亿,我占1/4——我在这插一句啊,很多人算这个账,很容易算错,有人就说,程老师啊,我估值1.5亿,投资方给我投的5000万,不应该是占公司股份的1/3吗,我说,这完全算错了,应该是占1/4。你现在估值1.5亿,加上5000万,不就是2个亿吗?这种细节啊,有的时候,稍不注意,你就亏掉了几十万(笑)。

  反正,对赌压力是很大的,(最终不少拿了对赌的钱的人),干脆不去做那些对公司长期发展有益的事情,干脆去搞那些短而快的事情,你不是要求我业绩年年翻番吗?那么怎么有利于我业绩翻番,怎么对于我做报表、做业绩有利,怎么有利于上市,我就怎么干。所以,这种对赌协议的股权融资,这种钱的用途,与债权融资,几乎就是差不多的,而且,倘若最终结果是大股东回购的话,这个股权融资本身不就是股转债吗?它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股权融资。

  我们说,股权融资是双方共担风险,而这种对赌协议的融资,是融资方承担全部风险,它的本质和债权是一样的。那问题就来了,我们债权转换为股权,是为了支持企业创新,然后投融资双方共担风险,但是你搞对赌,搞的和债权融资差不多,怎么可能达到支持企业创新的目的?

  那么,问题就来了,我们的科技创新创业,未来就是说不清楚,怎么来解决这个定价的问题,怎么让投融资双方达成一致,有没有办法?有办法,什么办法?刚才有人说有办法,我想听听什么办法,很聪明,就是新三板!所以说,搞创业的人,脑子特别好啊!

  有没有K线图(预期)很关键

  我们知道,作为一个投资人来说,他的目的是获得收益,第一种获得收益的方式是现金分红。问题是,未来的盈利说不清楚。比如,如果今天我是融资方,你们是投资人,你们用8块钱买我的股票,我每年保证给你们分八毛,这个八毛,你们不信,我自己也不信,于是,股票估计卖不出。

  咱们再来换一种方法,你们8块钱来买我股票,出了车库咖啡,有人在楼下10块钱每股收我的股票,如果你们相信这一点的话,你们买不买,你们肯定会买。因为你们都是一帮投机分子,因为你们知道,公司值多少钱,已经无所谓了,你们只要8块钱能买到股票,就可以赚2块钱走人。

  至于车库咖啡楼下那个10块钱把股票买走了的人,他之后是赔是赚,活该,跟你没关系,反正你知道你能赚钱,不就够了吗。市场经济嘛,讲不了那么多,对不对?这个逻辑在哪儿有啊?对,新三板,不光是新三板,还有上市公司,我们的上市公司全是这样。

  那么,什么是上市公司?我一开始就问,新三板是不是上市,有的人说是,有的人说不是,我告诉你们答案了,新三板从根本上说,就是上市。你们会笑,说你们做新三板的,肯定都这么讲。

  我给大家讲道理,什么叫做上市公司,这个K线图大家知道吧,股市这么火,不炒股票的人,我估计没几个了,这就是K线图,所有的上市公司都有这个K线图。是这样吧。所以说,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所有的上市公司,都是有K线图的公司,那么,K线图是怎么来的,就是将公司每天交易的情况连接起来的图。

  也就是说,上市公司,指的是股份在活跃交易的公司,所谓的非上市公司,就是股份没有交易的公司。对不对?这个没错吧。只要有活跃的交易,公司的股份就有了一个真实的市场交易价格。这个交易价格可以告诉投资人,你的股票可以多少钱卖掉。

  上市公司都可以继续融资,融资的话,多少钱一股呢?一般是打个八到九折。比如,股价是36块,他融资的时候可以按照30块钱一股去做融资。为什么投资人敢按30块每股去认购?唯一的原因是,你的股价已经36块了,我只要30块买入,能按36块卖掉,不就完了嘛!这就是证券融资功能的含义。

  搞创业的,肯定都需要融资。可是,你们为什么融资这么难?不是因为你们规模小,也不是因为你们差,也不是因为你们不规范,统统都不是。唯一的原因是你们的股份没有交易,或者说,你们没有上市,同意吗?如果你们的股票在交易,别管哪个交易所,只要有交易,你们就有了市场价格。你们就有了可以融资的依据。

  我们说,上市不是IPO的意思啊,IPO这种说法是错的,IPO是指公司首次募集股份,它的英文叫做Initial Public Offerings,首次公开募集股份。上市的正确翻译是to be listed,所以上市的含义就是股票交易。

  创新源于市场资金的不断支持

  有些企业说,我现在不想上市,因为我现在不缺钱。程老师不是说了吗,证券市场可以融资,证券市场具有融资功能,我现在不缺钱,是不是可以不上市呢。这种想法是错的,上市跟你现在想不想融资无关,只与你未来可不可以融资有关。

  上市就是来交易,来定价,证券融资功能不是说,给你融了多少资,而是给了你一副渔网,这就是交易。你现在不缺钱,是你不缺这条鱼,我是给你的一副渔网,这副渔网跟你现在要不要融资无关。只跟你未来打不打鱼有关,所有上市的公司,都是有预期的公司。

  上市公司跟非上市公司相比,有两个预期。第一个,作为一个上市公司,它不需要像非上市公司一样,跟投资人讲一大堆,公司的过去,财务报表,各种东西一大堆,也不需要讲未来。上市公司的融资只讲一条,上市公司是拿这个(交易)去融资的,而非上市公司,是拿一堆材料去融资。非上市公司没有简单的定价依据,而上市公司有非常简单的定价依据。这是第一条。

  第二条,非上市公司即使跟投资人谈成了,8块钱一股,这8块钱到底合不合理,双方都不清楚。而上市公司很清楚。我在36的时候30块钱融资,这就是合理的,因为从长期来看,我这个36块的价格,是市场公开博弈形成的。如果这36块钱的价格低了,会有人来捡漏。

  这就是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的两个不同的地方。一是,我有简单的定价依据,第二,我这个定价依据是公平合理的,而非上市公司既没有简单的定价依据,即使谈成了,也不知道这个价格合不合理。这就是非上市公司最大的问题。

  只要公司有了未来融资的预期,你才肯可能去冒险。我们来做个小游戏验证一下我的说法。比如说,我给今天来的各位来宾一个机会,让你抛硬币,如果你抛到正面的话,你可以拿走100万。如果抛到反面你一分钱拿不到。那我就问大家,我给大家的这次机会,价值多少?价值多少钱?50万对吧。谁说的100万啊?你抛到反面怎么办?期望值就是五十万没错。这位老先生说的是对的。正面100万乘于50%的概率,加上反面0乘于50%的概率。期望值不就是50万吗。有没有说不是50万的?应该是50万,对不对?

  那我就问大家一个问题了,假如有人对你说了,程博士这个机会是50万,给你30万,你们卖不卖?卖的人好像多一点啊,几乎都是卖,对不对?很少有人不卖吧。你们刚才都说价值50万,价值50万,应该50万才卖,对不对?我一问你们30万卖不卖,你们都卖。我给你100次都卖,对吧?

  那么换一种方式,我现在告诉你,我现在一次性的给你一百次机会,现在30万能卖的话,你卖不卖?我现在给你100次机会,而不是一次机会。如果一开始就给你100次机会的话,你们卖不卖啊?你们肯定要接近50万才卖。因为一开始就给一百次机会,跟每次只告诉你一次,你的决策选择是不一样的。是这样吧?

  我国企业的创新能力、创新意识这么差,主要原因也在这,你有没有持续融资的预期。我们的政府很支持企业创新。你需要钱,给政府打个报告,政府给你。今年给500万,明年1000万,后年500万,没问题,每次都给你。但问题是,没有人告诉你,只要你的方向正确,政府会一直给你。

  这是问题的所在:我们对企业再怎么支持,如果这种支持是每次打报告后你给他,而不是一开始就告诉他,只要你的方向是对的,我们的市场一定会持续不断的支持,当你需要的时候,都能以合理的价格融资,如果没有这个预期的话,你敢创新吗?你都会以三十万把一个五十万的机会卖掉。为什么我们国家的企业创新能力这么差?为什么不敢冒险呢?不是思想意识问题,是体制问题,是个预期的问题。

  企业上市就是给大家一个预期。我刚才讲过了,证券市场永远能以一种合理的价格给你提供你所需要的资本。我们国家的创新问题,表面上是科技人员的问题,是教育部、科技部的问题,实际上是资本市场的问题。所以说,所谓的中国梦,就是企业家做创新的梦。而我们的证券市场,要圆我们企业家一个资本市场的梦,如果没有后面这个梦,前面这个梦做不下去。

  那么,前边讲的这些,总结起来就是这句话:支持企业创新,不是给他债权融资,而是股权融资。股权融资的问题在于定价,我们现在的办法是签对赌协议,但是对赌协议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股权融资。因为资金使用的压力和风险,全部是融资方承担的,导致企业不敢用这个钱来创新。

  我们要解决企业股权融资的问题,就要转换思路,不要再一味的纠结公司未来的盈利了,而改成让企业来上市,让公司的价格由市场公开博弈来形成。这样,我们的创新公司才知道,只要他的方向是对的,在任何时候,都能以合理的价格融到资本,这样的话,企业才敢创新。
0条评论发表评论

热门文章

京ICP备11027698号 CopyRight 2010-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旗下网站:www.sendto.cn(公司网站)www.jiuye.net(就业数字图书馆)

合作单位: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