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存储的发展历程来看,存储的读写架构大概可以分为三代,从传统的无SSD到AnyStorage5.0的读写优化结构。
很多企业在其市场宣传中,提到传统的存储结合部分闪存就可以叫做混合存储阵列。我们必须承认,使用闪存是肯定会给性能带来一定的提升,但是,这种程度的提升绝对无法达到AnyStorage的混合存储架构所能提供的成本及性能提升。他们的本质区别在于SSD是否有用来直接响应前端IO。
当前市场上比较常见的是利用SSD作为缓存,进行读优化。AnyStorage的特色之处就在于读写优化结构,能够全面提升整体性能,下面我们会分别从读、写两个维度进行深入的分析。
缓存读优化的实现
从上面两张图我们可以看出,爱数的混合存储池主要由RAM/SSD和HDD三层组成,这三层并不是机械的叠加,而是进行了优化和整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读写优化结构。
当有数据写入时,所有写入存储池的数据会先进入RAM中。这也是整个池中数据读取最快的数据源,当需要读取数据时,系统会先查询RAM,如果数据在RAM中,则数据会迅速读出,并提供给应用。
第二层SSD读写缓存,如果没有这一层,不能存储于RAM的数据的存储和读取都必须在HDD中进行。这个时候,在负载很高的情况下,HDD的性能将会严重制约提供服务的性能这个时候SSD缓存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数据写入时,存在于RAM中的数据会复制到SSD中,如果需要还可进行压缩。你还可以根据应用对性能的需求,对不同的数据卷设置不同的缓存/同步模式等属性,将数据直接写入到HDD中,将SSD资源释放给其它负载,提升整体性能。数据读取时,系统会先查询RAM,如RAM无响应则查询SSD读缓存,看是否有热点数据,如果也没有相应则通过HDD层进行响应然后将数据复制到SSD读缓存及RAM中成为热点数据。同样的,你也可以根据需求对不同应用采用不同的缓存策略,达到资源的动态调配,优化整体性能。
以上就是AnyStorage读写优化结构的基本工作原理,采用SSD构建读写缓存,能够有效的提升整体解决方案的性价比。通过构建存储资源池,将不同的硬件设备整合成资源池,然后在资源池的基础上构建虚拟数据卷,基于虚拟数据卷提供了一系列的数据服务,包括读写优化策略的制定,快照、克隆等数据保护功能等,让用户可以根据其实际情况进行资源的动态调配,最大化提升整个存储系统的使用效率。
发表于2025-09-29 09:41:31
发表于2025-09-29 06:43:38
发表于2025-09-28 18:23:13
发表于2025-09-28 16:44:57
发表于2025-09-28 16:06:46
发表于2025-09-28 15:35:40
发表于2025-09-28 15:03:33
发表于2025-09-28 14:58:01
发表于2025-09-28 06:43:38
发表于2025-09-26 16:10:56
京ICP备11027698号 CopyRight 2010-201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