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学在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后,作者们也好,网站经营者也好,都惊喜地发现,整个行业来了一次飞跃——用户更多了,钱更好赚了。
然而,许多人也随之发现,虽然许多小网站活得很滋润,虽然许多无线向作者收入不低,但若论作者影响力,排在前面的,依旧还数当年的那些老牌大神,而且,这些作者几乎无一例外,都是正在起点,或是出自起点。
于是,不少人就自然而然的下了结论,认为移动互联网造不出神,只有在pc端发展才是成神的唯一途径。
然而,事实真是如此么?显然不是。
我觉得,认为成神靠pc的人,应该是对行业有着一定了解的业内人士,但他们并没有真正了解造神的本质,犯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错误。
在这里,我首先纠正几个容易进入的误区。
第一个误区:无线无大神。
这一条相信不用多解释了,鱼儿二代,就是个最好的反例。
第二个误区:起点是个pc网站,起点的订阅是pc订阅。
这句话,如果放在三四年前说,倒也没什么不对。起点曾经确实是一个纯粹的pc网站。不过,在移动互联网的大潮兴起之后,移动阅读迅速成为了主流,在起点也同样不例外。
在当时,尽管起点缺乏无线渠道,客户端也受到云中书城的极力打压,但在总订阅中,来自无线的比例依旧是不可阻挡的增长着,与此同时,pc订阅则不断下降着。到现在,具体的比例我已经不清楚了,但无线订阅必然已经是甩开了pc订阅。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起点也同样是一个无线为主的书站,哪怕抛开中移动的收入,只看所谓的主站,也同样如此。
第三个误区:无线渠道或是无线向网站造不出大神。
这个观点,表面上看很对,如果把起点误认为是纯pc网站的话。但实际上,它忽略了两个前提。
首先的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之前最强的几个无线渠道,都只是单纯的渠道运营商,而不是书站。
中移动也好,掌阅也好,腾讯也好,其实都没有自己的原创部门,或者原创部门极弱。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些渠道需要的只是收入,而不是大神。他们需要现成的大神来撑场子,但谁是大神,他们不会在乎,也不会想着去造神。甚至相反,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并不希望有太强势的cp网站存在,也不希望出现占据统治地位的大神级作者。
因此,移动其实不是不能造神,而是它并不需要为不属于它的cp造神。
其次的一点是,当时作为cp的书站,虽然都有造神的愿望,但限于网站的规模、资源,造神也就只能永远的留在纸面计划中了。
第四个误区:无线作品等于都市暧昧文,甚至是小黄文。
如果这个观点成立,那么无线无大神的说法,倒也没什么不对。因为确实,写小黄文是永远都成不了大神的。
把这个问题单独提出来看,恐怕谁都不会认为无线作品等于都市暧昧。但在平时,恐怕不少人会下意识的这么去想。显然,这是被无线榜单上众多的都市暧昧文给影响了。
事实上,正如pc的覆盖面其实是全年龄层、全口味类型一样,无线阅读的覆盖面,也同样是全类型全领域。
在无线端写小黄文,即便红了,也成不了神,这是事实。但与之对应的,在pc端写小黄文,即便红了,同样成不了神。
所以,那些作者之所以成神失败,真正的根源是在于作品内容,而不是在于无线平台本身。
也同样因为如此,一些人认为同等订阅下,起点的作者神格和收入要高于其它网站,也是受了这个误区影响,或者是,在有意识地通过偷换概念来进行误导。
很显然,同样是一万均订,起点的玄幻升级文,价值要高于外站的都市暧昧文,这话没错。但我们也必须明白,这是类型的胜利,而不是平台的胜利。如果反过来,起点的高订阅小黄文,去比较外站的高订阅玄幻,会是什么结果?
第五个误区:创世是无线向网站,所以捧出的新神,其实神格有限得很。
这话乍一看,同样似乎没什么不对。在创世崛起的这些新人,别看有几万几万的订阅,但出了网站,知名度多大?和三少土豆他们相比,是一个档次的么?
这么说,真还没错,他们和老牌大神相比,真的不在一个档次上,甚至差距还不止一个档次。不过,说这话的时候,可别忘了,他们还只是崛起的第一本,甚至第一本都才写到一半啊!
靠一本书成神的作者,并非一个都没有,但即便是忘语这样的奇人,《凡人》真正大红大紫,作者真正被认可是一线大神的时候,他那本已经写了多久,写了多少字了?
而其他的一线大神,又有几位不是一步一步,经过长期的积累,才逐渐奠定今日的地位的?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随着这个行业的日趋完善,随着众多成名作者的职业化,这几年新人成神的难度,可以说比早年要难了很多。
所以,在叫着无线出不了大神的同时,不妨请看一下,在土豆之后,pc端又出过什么大神了?有谁是新冒头,可以和三少番茄他们并肩的?
而反过来,无线向的这些新神,比如太一生水、残剑、妖月夜,他们现在影响力固然还有限,但等他们这本书写到五百万字以上,等他们第二本书取得同样的成绩时,再看看他们的影响力吧。
时间会证明一切。
第六个误区:“乱”是靠资源砸出来的,所以不算真正的神。
这句话,前半句不算完全错误,因为他虽然确实书够强,但能有今天的成绩,也离不开众多资源的堆砌。
不过,这又如何?
有哪一位大神,不是靠资源砸出来的?不管是宣传资源,还是推荐资源,不管是你知道的,还是不知道的,他们身上砸过的,难道少么?
如果这句话成立,那是不是也同样能说,唐家三少也是资源砸出来的,所以他也不是真神?
很显然,这样一句话抹杀了三少的实力与努力,是很可笑的。
第七个误区:手机互动不方便,产品本身限制了造神。
同样的,说这话的人,也只是了解了一部分。
现在的一些无线产品确实没有做到位,比如创世自己的客户端,此前包括打赏、月票等在内的功能就很缺失。不过,这并不等于不能做,也并不等于做不好。
如果经常使用各类app的朋友,应该能够发现,许多app的互动功能,其实是非常便捷实用的。很显然,手机作为工具,并不是不能进行互动。
而且,千万不要进入另一个误区,认为手机和pc是彼此割裂的。事实上,现在众多的无线用户,并不是不在用pc电脑,只不过,他们看书的时候,更多是用手机在看而已。
第八个误区:无线用户缺乏黏性,只看书不在乎作者。
这个误区,其实很好反证,在原先的qq书城,许多老作者的新书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尤其能证明的是女频,一些作者原本一直是包月销售的,近期她们新书改成了单订,结果有大量的死忠读者,从包月追到了单订,造就了好几例单订销售奇迹。
所以,无线用户不在乎作者的说法,显然是错误的。
当然,如上面所说,产品的缺陷,在一定程度上会限制对作者名的推广,而且,对于新用户来说,也的确不存在追大神、追喜爱作者的概念。
不过,产品终究是能被改好的,新用户也终究会变成老用户,到了那时,事实上无线与pc产品,在用户追作者方面,本质上并没有任何的区别。
了解了以上八大误区,您还会认为,无线阅读造不出大神么?
相信您不会再这么认为。
事实上,无线阅读的兴起是大势所趋,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但同时,无线阅读并不是割裂的一个领域,它并非取代了pc阅读,而是对pc阅读的一个有益的补充。
因此,对于作者而言,其实完全不用在意,自己的读者到底来自于哪儿。读者就是读者,粉丝就是粉丝,只要作品写得好,自然就会有高订阅、高收入;只要在此基础上,写出自己的特色,培养出属于自己的铁杆粉丝群,那你就是当之无愧的大神!
发表于2025-09-29 09:41:31
发表于2025-09-29 06:43:38
发表于2025-09-28 18:23:13
发表于2025-09-28 16:44:57
发表于2025-09-28 16:06:46
发表于2025-09-28 15:35:40
发表于2025-09-28 15:03:33
发表于2025-09-28 14:58:01
发表于2025-09-28 06:43:38
发表于2025-09-26 16:10:56
京ICP备11027698号 CopyRight 2010-201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