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群体创作的可行性 以及新人的上进之路
关键词:
可行性
发表于
2016-09-16 11:20:41
0
0
新人的合作,也不见得是限于创作上,在具体的写作之外,比如网站投稿信息的分享,发现的有帮助的写作资料的共享,乃至好用的码字软件、码字设备的信息分享,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前几天有作者提问,说想和另外几位作者联手写一本书,问我是否可行。
只是说可行性的话,这当然是可行的,因为我自己就尝试过。
记得是04年吧,刚好是十年前,当时和另一位作者——开玩笑,在闲聊时,聊着聊着就决定联合创作了,因为我们两个正好优势互补,我比较擅长创意,开玩笑则对商业化写作把握很好。此外,我们也在想,两个人总比一个人写得快,好歹拼更新也能拼赢对手。
在决定合作的当天,我就想好了新书题材。因为当时的穿越文都是穿越到异界或是古代,我就想,如果只是穿越到前几天,主角依旧是自己,只不过带着未来的记忆,回到自己的小时候,会如何呢?当时,“重生”这个词的来源,《重生传说》还没有发文,所以还没有重生文的概念,不过这么想想,觉得挺YY的,就决定以这为题材了。
而开玩笑和我讨论过,明确了思路后,他第一时间定出了大纲,甚至定好了每一章要写的内容。随后,几乎没有任何停顿,我们就直接开写了。我写一三五章,开玩笑写二四六章,最后再拼接起来。
作品上传后,表现也有些出人意料,第一周开始就抢占了从新书榜到点推榜,一切榜单的首位,或许唯一失利的榜单,就是在首届月票榜上,输给了老书《亵渎》,位居第二。当时,读者们似乎也没发觉这本书是两个人合写的。一直到最后“分赃”,事情也都很顺利。
当时,因为开坑时我还在国外,所以是用开玩笑的身份证和银行卡签约的,在领到稿费后,他也第一时间汇款给我,我还记得领第一笔稿费时,因为正好我妈生日,开玩笑还特意多汇了一些,凑了一万的整数,好让我送礼物。
这看似是联合创作可行的有力证据,不过,身为当事人,我倒是不太建议现在的作者进行尝试。因为当时的成功,具有一定的不可再现的历史原因,同时还有着诸多的条件限制。
我想了下,至少得有这么些最基本的条件吧。
第一,参与者彼此都值得信赖。
这一点很重要,但它其实不容易判断,因为人在面对一百块利益,与一百万利益的时候,心理未必是一致的。此外,信赖也不光是指经济方面,也包括勤奋、坚持等各方面。
第二,几个人性格上要合得来。
最主要的一点,大家不能都是强势的性格。因为合作中难免意见不统一,如果不肯妥协的不止一人,那总有一天会闹翻的。当然,反过来,也必须有一个人能拿主意的。
第三,参与者能力要能互补。
这一点虽然不是特别必须,但若非如此,合作还有必要么?如果不能优势互补,那合作带来的,仅仅只是更新上的优势,但在这几年,更新爆发对成绩的提升已经并不明显,而且,这完全可以通过存稿来做到。
第四,创作理念、乃至三观,要大体接近。
这一点表面上不影响什么,因为主角的观点,不代表作者的观点,但实际上,在长期的写作中,作者的三观多少会影响到作品的内容,而如果几个人观点不同,作品就很难拼接得起来,或是拼得各种别扭。
第五,文风要相对接近。
这一点比较容易理解。与上面类似,如果文风不同,拼接起来后,就会显得比较怪异,对成绩会有较大的损害。
第六,需要有一人能写好大纲。
这里说的大纲,要求比平时要高很多。因为它不能是粗略的描述,而应该清晰规定每一段内容,具体是什么,要发生什么故事,进展到什么程度,每个人物都有什么相应的变化。否则的话,就不可能做到多段内容同时写作。而如果是简单的接龙模式,那又有什么合作的意义?
第七,参与者都能严格执行大纲。
按大纲来写,这其实不算太难。但如果是一个规定得很死的大纲,要严格执行,其实并不是那么容易的。因为平时单人创作,完全可以在写作时进行各种微调,但多人合写,自己的一个小小调整,直接就会影响到上下文,影响到其他人的创作。
第八,需要有人有能快速拼接的能力。
事实上,文学创作,毕竟不是流水线生产,无论大纲定得多死,最终出来的正文,多少还是会有些不同,难免会有上下文衔接不上,甚至互相冲突的状况。这时候,就需要有人能够快速地进行无缝拼接。
以上八条,可以说是合作的基础,但事实上还有很重要一条非必须条件,那就是在优势互补之后,这个团体是否足够强大了,是否能与其他优秀的个人作者抗衡,是否能写出红书?
如果不能做到,依旧仆街的话,联合创作也就失去了意义。
而如果作品成功了,那同样会面临一些问题。比如版权问题是否能很好的解决,利益分配方式是否能让各自满意,团队能否长期维持下去……
此外,根据我的经验来说,要维持一个团队,在完全民主的情况下,效率是比较低的,必须有一个人能够担任领导,牵头负责全局安排。但如果真有这么一个足够强势,有足够能力,又有足够领导力的人存在,他为什么要搞联合创作,不能直接建个工作室么?
因此,虽然自己有过类似的经历,但我还是建议,在一般情况下,作者还是不要考虑群体创作,折腾它所需要的条件,所花费的心力,真还不如自己老老实实独立创作。
像《临高启明》这样的神奇作品,毕竟是不常见的。而且,它其实也只是部分意义上的群体创作,终究还是需要一个人来主导,来执笔的。
不过,这是否意味着作者之间,不存在合作可能呢?我觉得倒也未必。
对于不同状况,不同层次的作者,可以有不同的合作模式。
比如,对于新人来说,我觉得更多的可以是作品构思上的互相帮助。几个谈得来的新人作者,完全可以在小群里讨论题材创意,不管谁提了一个看似不错的创意,大家可以一起深入讨论,不断修改、完善这个创意,或是寻找不足,直接将它否决。
而在确定了创意的可行性后,作者们可以进一步研究细节,讨论应该配合什么样的主角设定,主角应该有什么金手指,是什么性格,拥有什么样的身份、什么样的处境……故事又更适合放在什么背景下,是玄幻还是科幻,是现代还是未来……
这样,一步步的把故事的构思完善起来。当然,到最终,故事还是得由一个人开始写,而一旦开始写了,那其他人的参与度就应该降到最低了,最多就是在写出正文后,帮忙看看开头,凭自己的感觉提点意见。
至于故事究竟由谁来写,我觉得反倒不重要。因为按这样的模式,几位作者完全可以完善一个又一个的题材,最终做到人手一个。大家只要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那个就行了。
当然,我说的是比较理想的状态,实际操作起来,一般还得有人主导比较好,而主导者更适合是创意的提出者,由他来组织大家参与讨论,一步步帮他自己完善想法,最后由他自己执笔来写。与此同时,他也作为普通的参与者,去讨论别人的题材。
根据我的经验,如果几位新人作者能够这么团结起来,真心诚意地互相帮助,对彼此的促进与提升,都是有很大的好处的。
此外,新人的合作,也不见得是限于创作上,在具体的写作之外,比如网站投稿信息的分享,发现的有帮助的写作资料的共享,乃至好用的码字软件、码字设备的信息分享,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而对于已成名的老作者,适合合作的模式又有所不同。
对于写作风格相对固定,对于商业化套路已经比较熟悉,创作独立性很强的老作者而言,除了信息共享之外,合作的重点,应该是发展读者的层面,看看如何能更有效地利用彼此的影响力,利用彼此的粉丝。
在这方面,其实不少作者已经在做了,比如在微博、书评区等处互动。不过,相比娱乐圈的明星们的互拉人气,相互捧场,网络作家们的互动,似乎还少了点。
当然,这两者在具体的形式上,还是有着明显的差异。那么,网络大神们,能相互怎么捧场呢?
最简单的,当然是各自在书里打广告,互相推荐作品。在这个基础上,则是彼此到书评区“一游”,在微博来个互动,在网络访谈时串个场,线下活动时也亮相助拳……
而更进一步的,我觉得则该是两个不同的方向。一是通过作品互动,用相互授权的外篇、同人等方式,让双方的人物“见面”,用故事人物来互动;二是直接策划各类粉丝活动,从最简单的联合签售,到粉丝团篮球赛,作者的某某比赛直播加竞猜,双方角色的联合cosplay……
当然,要再进一步,更紧密地联合,就得通过网站或者其它官方组织的活动了。
以上,分别介绍了新人与大神作者,各自的合作模式。但实际上,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情况的合作,那就是以老带新。
事实上,当年我和开玩笑的合作,就属于这个性质。在当时,他绝对算是一线大神了,和我这个小仆街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而他对于商业化写作的理解,也是我完全不能比的。可以说,正是通过这次合作,我才明白了商业化写作的真谛,思维角度也从此从读者转为了作者,并为之后当编辑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所以,新人作者如果能够与老作者有一次这样的合作,当然,是指老作者能够倾囊相授,手把手来教的合作,对于他的成长是相当有利的。
不过,问题来了,如果你是个仆街新人,你上哪去认识大神?大神又为什么要帮你?
祈祷遇到个善良的大神,显然是不现实的,因为这并不是善良与否的问题,大神们要面对无数的读者,同时也不断会有新人各种求教,他们其实未必是不想帮,但真心是帮不过来的。
那么,新人应该怎么做呢?
我觉得,应该是两条道路,分别去走走看。
第一条,是彻底断了这条心,老老实实码字,老老实实学习,或者按上面的方法,去找其他的新人,互相学习,互相促进。这样脚踏实地,也许有一天你会发现,你自己已经是别人要来求教的大神了。
第二条,则是你让大神帮助你之前,先想想你能帮他什么?很显然,他不需要你的指点,而靠砸钱打赏来征服他,我估计你也没那财力。那么,还有什么是能做的呢?其实也很简单,写一些好的书评,写一些好的同人,进而成为他的副版主、书迷群管理员,乃至成为他的幕僚团成员,如果有的话。
事实上,要想真正管理、运营好书评区,有一个前提就是你对作品要足够的熟悉,要有足够的研究,而这种了解的过程,尤其是在与作者的交流中深入了解的过程,其实,本身就是一种极好的学习。很有可能,在你很好地完成这一切,大神答应教你时,你却发现,其实你已经不需要教了。
不要觉得我上面说得很神奇,其实,在现实中,也真有这样的例子。
现在创世六组的编辑绿豆,其实一年多以前,就找我求职了,当时我没理他。
他并没有放弃,之后不止一次给我写了对创世网站的洋洋洒洒的改进建议,显示了自己的热情与能力。而更令我吃惊的是,之后有一次审核网编工资时,我又一次发现了他的名字,高高的排在了第一位,后面的工作成绩也是一串串的……
当时我就震惊了。
所以,当他的名字再度出现在应聘者名单里时,就自然而然的被选中了。而事实也证明,这的确是个天生的好编辑。
这也应了一句俗话,“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你真正想做,并且合理地、努力地去做,你一定会发现,你的能量,超乎你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