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对外发布了《关于推进线上线下互动加快商贸流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的意见》。《意见》“支持实体店加强线上线下互动,促进线上线下融合,不断优化消费路径、打破场景限制、提高服务水平。鼓励实体店通过互联网与消费者建立全渠道、全天候互动,增强体验功能,发展体验消费。鼓励大型实体店不断丰富消费体验,向智能化、多样化商业服务综合体转型。”
《意见》还特别指出,“鼓励互联网企业加强与实体店合作,推动线上交流互动、引客聚客、精准营销等优势和线下真实体验、品牌信誉、物流配送等优势相融合,促进组织管理扁平化、设施设备智能化、商业主体在线化、商业客体数据化和服务作业标准化。”
《意见》的出台无疑为近期如火如荼的互联网+o2o注入了一剂强心针。这对谋求实体店智能化升级的传统零售企业和以ECInsight为代表的专门服务传统企业互联网化的互联网技术公司,都是巨大的政策利好。
零售业升级之渴
据思科2015年中国零售业调查报告显示,“尽管中国消费者更加倾向于在线和移动购物,但他们并没有放弃在商店的购物体验。调查中,他们最为倾向的是查看、触摸和比较产品占66%(全球为53%);体验购物的乐趣占45%(全球为22%);在家购物并立即使用占41%(全球为42%)。”这意味着,线下零售业仍有很多机会。互联网营销品牌ECInsight专家认为,在“互联网+”环境下,零售连锁企业面临如下痛点:
第一,O2O的大数据大致分为消费者的消费数据以及企业的运营数据,这些数据对于实现企业的精准营销、提升顾客的留存率至关重要。然而零售连锁企业作为大数据的富矿,却有大量的数据处于沉睡状态未被有效挖掘和应用;传统数据收集方法耗时耗力、信息滞后且精准度不高;在各大电商平台上拥有线上店铺的同一零售连锁企业,由于电商平台间的天然壁垒,未能实现平台间消费数据的统一和互联互通,不利于提升顾客的消费体验;零售企业个体的顾客数据库有限,急需接入大平台用户数据为精准营销提供支持;
第二,传统零售连锁实体店受营业时间、员工能力、店面位置等主客观条件所限,新客转化率和老客召回率较低,缺少粉丝经营的方法和路径;门店店长及销售人员往往并不清楚来访客户的消费习惯,也无法获悉客户是否为其会员或VIP;门店营销物料占用成本较高,且效果无法监测。
大数据、云计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为传统零售连锁企业解决行业痛点带来曙光。零售连锁企业联手互联网技术企业,整合线上线下人财物力资源,将有效推动自身的转型与升级。
数据营销助力传统零售连锁企业“化蝶”
为了帮助商家充分盘活线下资源,利用线下门店的优势成功转型O2O,拥有互联网CRM营销领域丰富经验及技术优势的ECInsight开发并将于近日推出基于营销和会员管理的3S系统(Smart Store System,智慧门店系统),该系统拥有强大的数据抓取、分析和应用能力,并接入了各大数据平台和营销通道,帮助企业进行数据营销,提升新客转化率和老客留存率。
首先,3S系统能够通过中间件技术,完成对零售终端系统的改造和对接。通过在原有ERP及财务系统的基础上架设企业“B”系统平台,实现数据的无缝对接和无障碍传输,进而将用户的运营数据和交易数据在互联网云端进行集中和结构化储存,建立用户的“私有云”,从而唤醒传统零售企业的沉睡数据,并实现了数据管理的智能化操作,降低了人力物力成本;
其次,3S系统接入了阿里等第三方大数据平台,能够获取顾客在更大范围内的消费数据,为零售企业识别顾客购买偏好、实施精准营销提供强劲的数据支持;3S系统还能够为零售企业整合会员在不同电商平台同一零售企业线上店铺的消费数据,打造全渠道会员体系,对会员进行统一汇总、分析、管理,有助于提升顾客体验,增强顾客黏性。
再次,3S系统所配备的智能终端和手机APP能够将数据有效“变现”。新客转化率和老客留存率直接关系到企业的销售利润。3S系统能够帮助企业通过WIFI探针、摇一摇、iBeacon、微信扫码等手段快速实现用户识别,为店员提供顾客的实时精准画像,帮助店员进行个性化营销,提升新客的到店转化率;通过新增微信、支付宝等互联网支付手段以及增加店员与老客全天候互动模块,培养顾客的品牌忠诚度;通过提供积分、卡券、周期购等一系列新型营销工具和营销手法,及为企业搭建大众点评、美团等营销管道,集中针对企业所覆盖的几百个城市集中下发卡券等,为门店快速聚客导流。
此外,3S系统还在应用层配备了店铺管理模块,便于对店员进行业务分发、业绩管理、绩效考核。借助于这一系统功能,企业的营销会像互联网公司一样更丰富更灵活,上到企划部门下到一线区域门店,都可以利用平台上丰富的营销工具开展持续创新的营销活动。
北京品客互动科技有限公司CEO陈东表示,3S系统本质上是为企业搭建的一个大数据平台,让企业具备像互联网公司一样的敏捷运营能力以及与外部连接的能力,核心解决门店的客流提升及销售转化问题,也为未来5年内零售业态可能出现的人脸识别、探针客流技术、通用积分技术等提供了基础保障。
发表于2025-09-28 17:14:00
发表于2025-09-28 17:10:00
发表于2025-09-28 17:02:00
发表于2025-09-28 16:49:00
发表于2025-09-28 15:56:00
发表于2025-09-28 15:49:00
发表于2025-09-28 14:58:00
发表于2025-09-28 13:29:00
发表于2025-09-28 13:04:00
发表于2025-09-19 11:37:00
京ICP备11027698号 CopyRight 2010-201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