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

更多

GITC专访听云廖雄杰:业务级运维时代的应用性能管理

关键词:

发表于2016-11-06 11:18:21 0 0
面对4G时代的流媒体,网络社交,网页浏览等热点业务的急速发展,业务流程越来越复杂,对IT系统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强, IT运维质量对业务的影响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面对4G时代的流媒体,网络社交,网页浏览等热点业务的急速发展,业务流程越来越复杂,对IT系统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强, IT运维质量对业务的影响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的运维转型是互联网时代的一大重点,如何利用应用性能管理(APM)来支撑业务运维,使其更好的进行管理呢?听云研发副总裁廖雄杰在2015GITC全球互联网技术大会演讲之前接受了媒体的专访。以下是专访实录:


  



       

 


  记者:请简单的做一个自我介绍,与我们分享一下您的互联网技术职业生涯


  廖雄杰:07年,我和伙伴们一起创办了听云,主要做网络监测。后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同时也是为了完善我们的产品线,陆续又推出了听云App、听云Server以及听云Browser几款产品,这样就与听云Network一起形成了一条从移动端、PC端、服务端到浏览器端全线的产品,为用户提供了一套完整的端到端的应用性能管理解决方案。


  记者:您在运维专场的主题分享题为《业务级运维时代的应用性能管理》,您是如何想到这个主题并希望在GITC大会分享的?


  廖雄杰:我要分享的主题叫做《业务级运维时代的应用性能管理》。在我们创业初期,我们最初在做Network这款产品时和很多同行进行了沟通,了解到了许多运维、开发人员在业务监控这块都存在一个很明显的痛点——缺少对业务性能的监控。其实这点与很多普通运维基础监控不太一样的是——这类监控一定要深入到业务里面,深入到开发、应用当中去。这对于很多互联网公司的运维人员来说都是新的尝试。我们都知道互联网产品的更新迭代非常快,其实运维就需要对性能、用户体验跟进非常快。在一些大公司,业务监控需要运维与研发进行非常好的整合。


  在前两年,我们讲运维都会讲到DevOps,这要求运维不仅要有开发的技术,而且要对它的服务器、网络硬盘有基础的监控。DevOps需要在监控过程中,针对业务这部分实时进行跟进,难度比基础运维大,比如迭代要深入到代码中去,想办法将监控做起来。所以APM这款产品就能帮用户去解决这样一个痛点,即怎样能够以最快的方式对应用完成监控。现在我们只需要通过几行命令、很少的代码、一个安装脚本就能够把应用监控起来了,甚至可以监控到我们架构里面常用的组件、性能、后台的调用关系。


  记者:进入互联网时代,企业业务对IT系统的依赖性越来越强,“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的业务级运维转型迫在眉睫。请问听云是怎样对运维进行部署的?


  廖雄杰:就像我们刚刚提到的,在业务级应用性能管理这块,运维对很多点的关注和过去都不太一样。以前运维比较关注后台的基础设施监控,但是到业务的性能监控这一层,其实就不仅仅包括运维了,还包括研发,研发需要借助监控的数据来进行优化。而对于业务部门,性能问题会直接对业务层面产生影响,比如用户的流失,用户的增长趋势等。这就不单单是运维或者研发一个部门的事情,这中间就存在了一些交叉点,在这些交叉点上听云就可以通过快速、简单的方法部署监控,这就是我们的产品能够向用户快速推广的关键点。其实在部署上,运维不需要太过关注研发的技术变化,比如开发框架、技术架构等,所有这些变化就是APM在这中间做了一层抽象,在这个抽象的基础上可以对后端的应用快速的进行监控。


  记者:如今,移动互联网与云计算的普及,极大地改变了企业的盈利和业务模式,如何在寡头市场保持竞争力,关键是什么?听云是怎么做的?


  廖雄杰:在互联网领域要想形成一个真正的寡头还是挺难的。国内现在有BAT,但其实像腾讯、阿里等等对于自己也是在不断的进行危机思考。保持竞争力,在互联网这个快速、瞬息万变的领域里,最重要的也是我们讨论最多的一个话题就是创新,这里面有几层意思,一个是产品的创新,还有就是要去最大化的适应这个时代的发展、形式、变化。


  记者:请与我们分享一下听云的发展方向,怎样把握当下云市场的发展趋势?


  廖雄杰:这两年,云技术以及Docker容器技术在互联网领域以及企业市场里面都是非常受到广泛接受的,这其实是互联网发展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就是帮助我们简化部署、降低部署成本的一个有效的手段。在云技术上,听云是从APM产品一推出,就一直与云保持着紧密的联系与合作,包括技术上的整合,和云市场、生态层面等合作与整合。


0条评论发表评论

热门文章

京ICP备11027698号 CopyRight 2010-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旗下网站:www.sendto.cn(公司网站)www.jiuye.net(就业数字图书馆)

合作单位: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