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更多

美好生活 扫码开始

关键词:

发表于2016-11-12 06:19:32 0 0
用户对于二维码的接受度,早就度过了新鲜和好奇的阶段,现在它已经变成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这是时下很多人的感受。
              

       

 


  家里的护肤品或者洗护用品用完了要补货,打开手机上的“扫码生活”或者“酒查查”APP软件,对着瓶子上的条形码一扫,就可立即准确无误看到同样的产品甚至是推荐出来的相关产品,而且有距离信息有渠道信息,然后点击一键购买,就能足不出户送货上门;看到杂志中喜欢的手提包,对着杂志上的二维码,用手机“酒查查”APP一照实现即时精准购物……据了解,这种 “码”上购物平台,将移动互联网、二维码、物联网技术结合,只要拍摄商品相应的二维码或者条形码,就可以立即完成整个购物过程,坐在家安心等待送货上门。


  对条形码和二维码的理解,很多人认为它就是一种工具,是信息的简单载体。但从2015年开始,由于其简单性和高效性,我们看到,“码”正在覆盖着、连接着我们的生活,条形码、二维码正在给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打开另一扇门。


  先来看看条形码。条形码是目前全世界标准最统一,技术最成熟,成本最低的一种物联方式,由于其与产品的一一对应性,我们完全可以把条码当成这个产品的身份证明。在移动互联网高度发展和发达的今天,条形码的作用和生机不仅仅在原有的商超、物流的管理方面。他的应用范围更大,作用也更突出。


  再看小小的二维码,以简单的“黑白方块格子”姿态登场,在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移动网络业务勃兴的时代背景下,逐渐融入到人们的工作和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随时可见,据酒查查公司的调研,每天全球有近2亿次的扫码需求,上亿人的使用。有专家称,它与移动终端结合,使受众的信息获取更快捷、更随意,它简化了信息获取流程,对其繁琐的操作进行简化,去中间化,扫码这一过程,“本身就很有趣”,因此使用者是主动的、愉悦的。更有人说,二维码是划时代的信息服务变革。


  商场、影院、网络、电视……“黑白方块格子”随处可见,通过它来购物、获取信息……人们说,它是一种服务,一种体验。其实,它就是一种生活方式,扫码生活,未来可期!


  据了解,早在2007年,中国市场上就已经出现了一些二维码应用,却一直默默无闻。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勃兴,二维码终于有了生长的土壤。2012年,在微信、新浪微博、阿里巴巴等网络媒介的共同推动下,二维码实现“逆袭”,变得异常火爆。2014年和2015年,二维码又成为了支付的重要手段,拿起手机简单的进行扫码即可完成支付过程,完全颠覆了原来冗长而繁琐的支付方式。二维码正在悄悄的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习惯。


  无论你是否留意,你都会发现,二维码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生活里。


  我们是否注意到,现在在家看电视,很多节目和广告都会加入二维码,一个简单的二维码不仅拓展了节目,延长了广告时效,关键是让用户有了一个主观的、积极的、方便的互动方式,增加了互动渠道,提高了用户粘性;在主流杂志上的广告页里,多的有二三十个二维码;可口可乐、加多宝、统一的饮料瓶上,康师傅的方便面包装上等等,很多商品的包装上也开始使用二维码,而且这些二维码不只是一个广告,还伴随着推广活动或者促销信息;甚至是北京、上海、广州的一些公交站台的广告全部都有二维码。


  用户对于二维码的接受度,早就度过了新鲜和好奇的阶段,现在它已经变成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这是时下很多人的感受。


  另外,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条形码和二维码本身承载的是信息,其安全性也是一大隐患,目前有不少因为扫描二维码导致手机中病毒造成财产损失的案例也同样在频频发生。所以,在享受条形码二维码带给我们便捷生活的同时,相伴而来的风险也是需要我们去克服的。


  据来自酒查查的消息,他们正在加速开发针对扫码的一些安全措施,在最近开发的“扫码生活”以及已经被很多人使用的“酒查查”APP中,他们正在添加对二维码链接网址和信息的安全扫描功能,以期帮助用户解决一部分安全隐忧。


  现在我们在商超经常可以看到有不少人已经开始使用扫码软件来进行比价。有专家认为,扫码比价类应用软件的出现,将使得超市商场的商品标价更有透明度,这也从技术上保障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商品在不同的超市商场售价不同是长期存在的事实,未来这种价格差异也还会继续存在,例如市区和郊区的超市就存在价格差异,但这种价格差异不能太离谱,原价几十元的商品在另一家店售价多出几十元,这样的情况是不正常的。而且,类似像“酒查查”、“扫码生活”这样的扫码软件,还能够连接网上的价格信息,追溯产品的源头,让比价的范围更加广泛也更加真实具体,信息的透明度更加清晰。


  未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进一步普及和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扫码,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大的惊喜!美好生活,扫码开始!


0条评论发表评论

热门文章

京ICP备11027698号 CopyRight 2010-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旗下网站:www.sendto.cn(公司网站)www.jiuye.net(就业数字图书馆)

合作单位: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