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部、国资委、工信部、财政部、农业部、教育部、北京市政府、深圳市政府、上海市政府、河北省政府、天津市政府、福建省政府、吉林省政府、石家庄市政府、大连市政府、中国长城、国家遥感中心、中国航天、中国兵器、中国北方、中国船舶、中国建材、中科院遥感所、国家气象局等单位指导与支持下,由全球北斗科技产业联盟秘书处和中国北斗科技产业联盟秘书处授权,中技报(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承担建设“全国区域北斗基础产业与科技服务公共平台”职能。从2016年1月1日起,在全国地级市开始投资建设区域北斗基础产业与科技服务公共平台,我国北斗基础产业与科技服务公共平台即将全面启动。最近,经主管单位批准,全球北斗科技产业联盟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北斗科技产业联盟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范忠福同志兼任中技报(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裁、兼任中国北斗科技开发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兼任中国北斗科技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筹备组常务副组长、兼任中国科技装备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兼任中国北斗科技报社总编辑、兼任中国北斗科技产业网总编辑。范忠福同志兼任中技报(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裁后,除行使国有资本与装备监管外,免去副董事长和法定代表人职务。从2016年一月份开始,中技报(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即将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高级管理人才、主要股东、全球合伙人,同时招聘副总裁、副董事长、总经理、秘书长、副总经理、副秘书长、各部部长、中心主任等主要岗位。中技报(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将由国企股份制升格为央企混合所有制经济试点单位。中技报(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将从2016年1月中旬召开发行中国北斗科技产业基金和财政部中国北斗ppp产业化专项基金发布会,全面投资中国省会城市直属北斗基础产业与科技服务公共平台,加盟控股中国地级市城市直属北斗基础产业与科技服务公共平台,合作建设国际发展中国家北斗基础产业与科技服务公共平台,计划在3年内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在全球卫星导航多系统并存竞争和产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卫星导航系统建设滞后于产业发展需求,应用要改变主要依赖国外系统;加快行业统筹规划,提高地面应用基础设施整体能力与示范建设并存;坚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努力研发核心技术,提高集成应用能力,完善相关产品和解决方案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扩大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市场空间;相关政策、法规、标准尽快完善,发展产业园区集中度。
到2020年,我国卫星导航产业创新发展格局基本形成,产业应用规模和国际化水平大幅提升,产业规模超过4000亿元,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及其兼容产品在国民经济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在大众消费市场逐步推广普及,对国内卫星导航应用市场的贡献率达到60%,重要应用领域达到80%以上,在全球市场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国家卫星导航产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形成竞争力较强的导航与位置、时间服务产业链,形成一批卫星导航产业聚集区,培育一批行业骨干企业和创新型中小企业,建设一批覆盖面广、支撑力强的公共服务平台,初步形成门类齐全、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的产业体系。研究与开发经费投入逐步提升,在统筹考虑科研布局的基础上,充分整合利用现有科技资源,推动卫星导航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增强持续创新能力。突破芯片、嵌入式软件等领域的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一批具有知识产权的专利和技术标准,支撑行业技术进步和应用模式创新。卫星导航技术在经济和社会各领域广泛应用,基本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在能源(电力)、金融、通信等重要领域,全面应用北斗等卫星导航系统;在重点行业和个人消费市场以及社会公共服务领域,实现北斗等卫星导航系统规模化应用。推进北斗导航位置服务平台、地基增强网、天地图平台、北斗产业基地等导航定位与位置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北斗导航服务及产业发展,支持位置信息服务产品的研发及市场拓展,加快北斗应用示范项目建设,支持北斗导航国际合作与应用服务。强化科技信息服务在生态格局保护、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新型城镇化、城乡规划与管理、现代特色农业、文化旅游、交通物流、应急救灾、社会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加快基础科技信息成果的社会化应用,加强基础服务信息公共产品开发,积极发展地理信息文化创意产业,培育大众地理信息消费市场。将园区打造成为地理信息资源采集、加工、开发、应用、服务和经营的地理信息企业集合体。以园区为空间载体,引导全省地理信息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积极引入导航定位芯片和终端、测绘仪器、无人机航摄系统、激光雷达等现代测绘地理信息装备制造优势企业,开展装备技术研发、生产和制造。中技报(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做大做强中国北斗装备制造企业,充分利用海内外北斗行业人力资源、北斗装备品牌市场、北斗科技产业政策方面的优势,在中国各地级市和国外发展中国家投资办厂,致力于建设我国北斗装备出口全球的生产、集散和服务基地。
中国北斗科技产业联盟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技报(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裁范忠福说,做好卫星轨道资源保障工作,积极推进基于北斗系统的相关科技创新产品研发、技术推广和成果转化,加强信息通信、无线电技术领域北斗系统及应用的标准体系建设,加强行业管理,规范市场秩序,推动北斗导航与国际接轨。同时,全国区域北斗基础产业与科技服务公共平台供应商单位要充分发挥现有技术优势,尽快完善软硬件能力,增强北斗导航核心竞争力。加快筹备北斗科技检测中心将通过大型检测平台、技术标准和认证体系的全方位建设,为北斗高科技设备生产企业和行业用户提供专业化、一站式的检测认证服务,在提升产品质量、规范行业标准、推动北斗导航规模化应用和产业的健康发展等方面作出贡献。从2015年11月2日起,中国北斗科技中心正式改名中国北斗科技产业联盟,2016年即将召开筹备成立大会。中国北斗科技产业联盟秘书处开展中国北斗科技产业联盟官方网站、中国北斗科技产业峰会、中国北斗科技产业园区、中国北斗科技产业孵化器、中国北斗科技开发区、中国北斗杂志社、中国北斗科技网、中国北斗报社、中国北斗手机报、中技报(深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中技报(青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中技报(厦门)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中技报(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斗产业研究中心、中技报(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斗产业发展基金等各项事业筹备工作。培育中国科技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北斗导航事业部、中技报(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斗产业事业部等行业龙头企业,努力发展交通北斗、教育北斗、森林北斗、110北斗、海洋北斗、120北斗、气象北斗、农业北斗、建筑北斗、食品药品安全北斗、城管北斗、船舶北斗、基础设施北斗、通信北斗、旅游北斗、文化北斗、测绘北斗、物流北斗、政务北斗等相关产业发展全面提升。加快我国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设,推动民用应用系统向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转移,促进我国卫星导航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发表于2025-09-26 17:34:00
发表于2025-09-26 16:00:00
发表于2025-09-25 15:29:00
发表于2025-09-24 17:07:00
发表于2025-09-23 14:58:00
发表于2025-09-22 17:18:00
发表于2025-09-22 17:11:00
发表于2025-09-19 11:37:00
发表于2025-09-19 10:38:00
发表于2025-09-18 14:50:00
京ICP备11027698号 CopyRight 2010-201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