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校园类作品在国内最大移动创作平台汤圆创作上可谓炙手可热,已产生了46000部作品,数量仅次于随笔、情感、青春三个类别。而汤圆创作在全国的文学联盟社团总数则达到了1192个,作者人数超过10万人,发布有章节的作品总数超过11万部,11月月活跃作者数超过4万人。
汤圆创作发力校园由来已久,这来自于其对当前形势的深刻认识。其CEO周玮曾多次公开表示,汤圆创作的核心人才库瞄准的是崭露头角的年轻创作群体,并希望从中挖掘出未来的“韩寒、郭敬明”们。于是,校园市场顺理成章的成为汤圆创作战略重地,而10万校园作者仅仅是个开始。
“移动创作”情景吻合校园生活
移动创作是汤圆创作APP推出的第一个“杀手锏”。它改变了传统的创作方式,让创作时间变得更加灵活,情景也更加多样化。作者可以抓住灵感,随时创作,随时表达。而这一点尤其适用于校园作者。
“有一天我在食堂打饭,看到了很喜剧的一幕,我忽然就感觉眼前一亮,灵光乍现,当场就拿出手机,把这个情节写进了自己的小说里。再比如上课的时候,我们的老师讲了一句妙语,我就可以利用这个app随时记录下来,以后就可以用到我的创作中。我感觉很棒。”一名署名为“谷谷”的校园作者介绍了他流连于汤圆创作的原因。
“谷谷”是较早加入汤圆创作的一批校园作者之一,已成为一名颇有人气的作者。他说:“我开始喜欢汤圆创作,就是因为她给了我一种随时随地创作的自由,只要有了灵感无论是宿舍里还是食堂内,甚至操场上都可以随时拿出手机记录灵感。”
而对于90后读者来说,在空闲时通过手机看网络小说就同当初80后在被窝里看《金庸全集》一样,也已经成为习惯。
汤圆创作调查数据显示,平台上超过88%的作者使用手机进行创作,课堂、宿舍成为主要创作场景。相比早年混迹天涯的写手们,年轻一代的作者有更强烈的意愿与读者交流,更多社交功能通过手机来展开。
汤圆创作CEO周玮曾表示,当前市场上唯有汤圆创作能够满足文学3.0时代下新一代年轻创作者的需求,那就是移动创作。显然,从越累越多的校园作者与汤圆创作建立的超强粘性中,可以证明周玮吹的牛已经初步实现了。
“找到了组织的感觉”很迷人
“最近有部片子《我的少女时代》在影院热映。但如果你跟一群老太太一起看电影,无法形成共鸣;而如果是跟一群学生在一起看,那么就会特别有感觉,因为影片描述的就是她们的生活。而在汤圆创作,就是这种感觉:像找到了组织一般的感觉。”一署名为“我爱番茄”的校园作者形容她在汤圆创作的感觉。
“我爱番茄”所形容的这种感觉,正是汤圆创作一直在努力打造的互动社区的概念。作为国内首个集创作、阅读、社交于一体的移动读写平台,汤圆创作目前已拥有400万作者和读者,其中绝大部分是年轻人,他们因兴趣在汤圆创作聚集,根据文学爱好的地域、风格、题材、类型等标签,通过数据筛选和主动匹配形成自己的文学族群、部落,作者与作者、作者与粉丝、粉丝与粉丝,突破地域限制,在汤圆创作社区彼此交流、沟通、分享创作经验和想法,以文会友,共同成长。
一名人气校园作者“哒哒”说:“里面的作者大多是同龄人,我们有共同的话题,共同的话语体系和爱好。比如粉丝会跟我互动,他们表达对我的作品的意见,我会为自己的粉丝开展有计划的创作。”
年轻人聚在一起畅聊梦想和青春,就像一个圈子,圈外的人也轻易进不去。汤圆创作跟很多定位清晰的网站譬如哔哩哔哩网一样,建立了一种年龄和话语体系的壁垒。
助“新人成神”,校园作者也可日进斗金
“我们不仅仅要连接作者与读者,在未来,汤圆创作将会与文化产业生态链上的各环连接,聚合资源,跨地域、跨行业地实现圈层化互动,构建更广阔的文学生态圈,打造超级IP。”周玮对汤圆创作未来的走向定位十分清晰。
在汤圆创作写作和看书都是免费,那么汤圆创作如何盈利?其未来的盈利之道就是建立在深度挖掘版权IP价值上,利用优质版权IP稀缺性,从文学辐射至游戏、影视、漫画、周边等众多领域,最终打造一个“泛娱乐”生态产业链。而汤圆创作认为,打造版权IP的衍生产业链,基础是凝聚一批优质的作家资源,其中会重点扶持校园作者。
2015年4月,汤圆创作正式发起成立针对全国校园市场的公益性校园文学联盟,仅仅在短短1个月后,该联盟已迅速覆盖了全国28个省市的3000所院校,而到今天,8个月过去了,校园作者的人数增长到了10万人。
校园作者数量激增,如何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创作环境,刺激他们创作出优质文学作品,防止人员流失,则是对汤圆创作的一大考验。因此,汤圆创作必须为这个群体创造价值。为此,汤圆创作推出“新人成神”计划,打造全新的类型小说概念,通过提供创意、大纲和超级粉丝等营销解决方案,为有一技之长的作者打造IP提供了便利条件。
而在商业合作领域,汤圆创作通过和渠道的深入合作,可以在IP制作阶段就组建项目组,形成了“先卖IP,后创作”的商业模式。 目前汤圆创作已与新东方在线、喜马拉雅等国内领先的教育、音频产品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将IP资源免费推荐给它们,最大化帮助汤圆创作的作者拓展展示推广渠道,扩散作品影响力和粉丝影响力。譬如,汤圆作者“纯银耳坠”以校园为题材的小说《牛逼闪闪的青春》,目前已经正式进入影视立项,并有望达到预期效果。因为校园小说的题材普遍市场前景良好,会引起共鸣。
一名为“小慧君”的校园作者在汤圆创作app的社区版块留言说:“每次看见那些成神的汤圆创作作者们,心中很是憧憬。希望自己可以和大家一起努力。加油吧,没有成神的朋友们。”而平台上回应该帖子的满满都是充满激情的“加油”两字。显然,汤圆创作正给无数校园作者带去希望。
发表于2025-09-28 17:14:00
发表于2025-09-28 17:10:00
发表于2025-09-28 17:02:00
发表于2025-09-28 16:49:00
发表于2025-09-28 15:56:00
发表于2025-09-28 15:49:00
发表于2025-09-28 14:58:00
发表于2025-09-28 13:29:00
发表于2025-09-28 13:04:00
发表于2025-09-19 11:37:00
京ICP备11027698号 CopyRight 2010-2015 All Rights Reserved